南京國民政府中央官僚構成之研究(1927-1937)
發(fā)布時間:2020-05-17 04:07
【摘要】: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人事制度化建設初步納入運行軌道。經(jīng)考選,確有一批有識之士得以進入國民黨政權的各級部門。但現(xiàn)代公務員制度的“平等”、“公開”、“競爭”、“擇優(yōu)”的原則與國民黨派系官僚政治體系存在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從而導致國民黨政權所施行的公務員制度無果而終,大量的官員仍通過地緣關系、血緣關系、學緣關系及政治派系關系等傳統(tǒng)官場之道進入國民黨政權的各級政府機關。 戰(zhàn)前十年的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中央官員的專業(yè)知識與任職的一致性得以加強。官員的教育背景、知識結構、地域來源影響了中央官員的構成,同時,傳統(tǒng)的地緣、血緣、學緣、姻親及政治派系等關系也對南京國民政府中央官員的構成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國民黨政府基本上拋棄了廣州—武漢國民政府時期入黨為入仕先決條件的用人規(guī)定,在不妨礙國民黨黨治的前提下采取“人才主義”的政策;加之國民黨人事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大量非黨非才之士進入政府部門。兩方面的因素導致南京國民政府中央官員的黨員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是極低的,而且,派系利益完全取代了黨的主義。 戰(zhàn)前十年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大部分是在訓政中度過的,國民黨政權實際上根本不愿開放政權參與渠道,由此導致南京國民政府中央官員的基本構成性質(zhì)是軍人、專家及知識分子等組成的混合體,而且,大部分中央官員通過地緣關系、血緣關系、姻親關系、學緣關系、政治派系關系等非制度化渠道進入南京政府的各級政府機關和部門,而非經(jīng)過任何民主程序的推舉或文官考試,,這與“民國”的特征相去甚遠。可見,南京國民政府并未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黨國與民國。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K262.9
本文編號:2667904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K262.9
【引證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房政;中國現(xiàn)代國家的型構1842~1953[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娟;盛世才時期新疆公務員隊伍研究[D];新疆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679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66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