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國民大會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27 06:06
【摘要】:1920年出現的有關國民大會問題的討論,是在直皖戰(zhàn)爭結束后,由直系將領吳佩孚最先公開提出的。這一主張的提出與相關實踐,正好迎合了五四前后進步知識分子將接觸與學習到的一戰(zhàn)后西方新民主思潮,運用到當時中國實際的需求。本文擬分三部分梳理1920年社會各界對國民大會問題的討論以及各社會團體組織的國民大會實踐活動。第一部分主要講述民國初年,先進知識分子階層對西方民主新浪潮中直接民主的介紹與宣傳,以及吳佩孚提出國民大會主張后,社會各界的態(tài)度。這部分內容對知識界詳細討論國民大會問題打下良好的社會基礎。第二部分主要是在知識界支持召集國民大會的前提下,對大會的組織方式,代表選舉及大會任務等相關內容的論述。主要形式是知識分子在報刊上發(fā)表言論,對召集國民大會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給出不同的解決意見,這為國民大會進行實際的行動提供了良好的運行方案。第三部分主要講述國民大會運動最先在北京和上海地區(qū)擴散,之后部分省份各團體以上;虮本閷W習對象,并結合本省區(qū)特點積極參與組織相關國民大會的實際行動。最后是文章的結語部分。社會各界對國民大會問題的討論與實際活動并沒有促成全國性國民大會的召開。但是國民大會運動促進了知識界對直接民主浪潮的宣傳,加深了國人對民主思想的認識;同時知識界提出召集國民大會的部分意見,為近代國人尋求一條適合中國民主發(fā)展的道路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K261
本文編號:2641959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K2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鄧麗蘭;民國憲政史上追求“直接民主”的嘗試及論爭——從“國民大會”觀民國政制的演變[J];人文雜志;2004年02期
2 郭劍林;;五四時期的吳佩孚[J];學術月刊;1985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郭萍;張君勱自由觀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2 張志昌;近代中國憲政文化的萌生與社會政治轉型的相關性研究(1840-1949)[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肖高華;1920年代中國知識界關于現代國家之政制設計及論爭[D];湖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美奐;五四前后李大釗民主政治構想演變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2 秦燕燕;論陳獨秀民主思想的嬗變[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3 曾興華;20世紀20年代中國聯(lián)省自治運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4 羅芳芳;五四運動前后李大釗政治思想演變研究(1913-1921)[D];西南大學;2011年
5 李曄曄;陳啟修的政治思想與主張論析(1917-1927)[D];吉林大學;2009年
6 曾傳國;平民主義—五四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社會改造的新思路[D];復旦大學;2008年
7 雷大川;近代民主訴求的價值取向與“五四”前后中國政治民主化的困境[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419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64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