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誘降下的吳佩孚研究 1927-1939年
發(fā)布時間:2020-04-03 22:22
【摘要】: 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為改變被動局面,試圖誘降當時頗有影響力的在野軍人及政客,以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傀儡政權(quán)。經(jīng)過一系列的篩選,最終把目標聚集到吳佩孚身上。為了成功誘降吳佩孚,日本采取設(shè)立機構(gòu)、專門敦請,苦求造勢、逼其就范,感情聯(lián)絡(luò)、攻心為上,漢奸進諫、恭邀出山,收攏親友和部屬等多種手段對吳進行全方位的誘降。面對日本的誘降吳佩孚表現(xiàn)的頗有心計。他既不公開拒絕,也不輕諾出山,一直在伺機而動。最后聲勢浩大的誘降活動,因日本政權(quán)內(nèi)部意見不一、社會各階層對吳佩孚的努力及吳佩孚的主觀因素等,最終以失敗告終。 面對日本的誘降,同時期的國民黨要人蔣介石、汪精衛(wèi)與吳佩孚的表現(xiàn)各有異同。吳佩孚和蔣介石都抵擋住了日本的誘降,堅守了自己的民族立場。而汪精衛(wèi)自甘墮落,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日本對吳佩孚晚年誘降工作的失敗,不僅造就了吳佩孚的愛國聲譽,而且大大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斗志,刺激了漢奸政權(quán),破壞了日本的既定方針,加速了日本侵華失敗的步伐。吳佩孚的不明而亡成就了他的晚節(jié)名聲,然他并不是一個純粹的愛國者。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64;K265
本文編號:2613774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264;K26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安平,劉麗敏;吳佩孚晚年寓居四川始末[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2 王紅梅;論抗戰(zhàn)時期的吳佩孚[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王甲成,王建華;論直系軍閥中的曹錕、吳佩孚集團[J];河北學刊;2003年02期
4 來新夏;論吳佩孚開府洛陽[J];江海學刊;2003年01期
5 郭劍林,蘇全有;洛陽時期的吳佩孚評析[J];史學月刊;1997年05期
6 郭紅娟;五四時期吳佩孚的崛起與直皖斗爭性質(zhì)的演變[J];史學月刊;2002年08期
7 馬振犢;吳佩孚蓋棺不能論定[J];史學月刊;1997年03期
8 蘇全有;吳佩孚軍事思想探微[J];邯鄲師專學報;2002年04期
9 張洪光;;吳佩孚反日態(tài)度論析[J];許昌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10 劉松茂;論汪精衛(wèi)與吳佩孚對日寇誘降的不同態(tài)度及其原因[J];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本文編號:26137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61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