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時期太行山區(qū)丁零翟魏政權初探
本文關鍵詞:十六國時期太行山區(qū)丁零翟魏政權初探
【摘要】:五胡十六國時期,我國北方變亂,諸多少數(shù)民族建立了數(shù)十個政權,其中以太行山為基本根據地的丁零翟氏是影響當時北方政局的一支重要力量。丁零還曾建立統(tǒng)治機構和政權組織形式基本完備的魏國。其后翟魏政權被后燕所滅,其民眾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被其他民族所融合。
【作者單位】: 內蒙古民族大學政法與歷史學院;
【關鍵詞】: 十六國時期 丁零 翟魏政權 后燕
【基金】:內蒙古民族大學科學研究項目“十六國時期太行山區(qū)丁零翟氏研究”(編號:NMD1248)
【分類號】:K238
【正文快照】: 西晉滅亡之后,中原地區(qū)先后出現(xiàn)了匈奴族劉淵、羯族石勒、氐族苻堅等建立的政權,歷史上總稱為十六國。這些政權各有自己的史書,但是體例不一,記述差距也較大,所以,崔鴻根據舊的記載,加以綜合匯編,寫成百卷《十六國春秋》[1](卷76《崔光傳》P.1502)。而實際上,在這一時期,除崔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洪強;;“姜維之母”的疏漏——兼談毛宗崗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中“邏輯錯誤”的修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2 劉洪強;;“東吳弄珠客”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3 王明前;;三國兩晉財政體系演變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4 陳道貴;從佛教影響看晉宋之際山水審美意識的嬗變——以廬山慧遠及其周圍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5 胡秋銀;試論郭泰之不仕不隱[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6 王光照;隋大業(yè)世東都洛陽國家圖書整理檢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7 胡秋銀;南朝士人隱逸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8 段偉;;救災方式對中國古代司法制度的影響——因災錄囚及其對司法制度的破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9 胡秋銀;劉浩;;論永和人物——以劉`暈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10 汪高鑫;;論“通經致用”的經學傳統(tǒng)[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羅凱;;御正與納言——兼論中書門下體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姚宏杰;;北魏皇宗學與四門小學略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高慧斌;;試論南朝私學發(fā)展的原因[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姚宏杰;;金代“六學”考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胡曉明;;西晉后期嗣君之爭考論[A];漢唐社會經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霍宏偉;;隋唐洛陽東城形制布局的演變[A];文化傳承與歷史記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鄔國義;;關于墨海書館一首詩的詮釋[A];近代中國(第十六輯)[C];2006年
8 尹鈞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永定河歷史文化研究[C];2007年
9 尹鈞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永定河歷史文化研究[C];2007年
10 趙立新;;梁代的聚書風尚——以梁元帝為中心的考察[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褚連波;湘西文化與沈從文的小說創(chuàng)作[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9 武波;元代法律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姜寧;《春秋》義疏學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立光;“說岳”題材小說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李桂峰;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理論品質與現(xiàn)代轉型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張?zhí)杖?協(xié)議離婚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方浩然;韓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劉昌頂;以人為本的哲學視角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范艷清;《史記》與魏晉南北朝文學[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李成學;呂夷簡評傳[D];湘潭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巴牧;;太行山區(qū)在躍進[J];詩刊;1958年03期
2 ;太行山區(qū)《鬧書院》晉京演出[J];劇本;1990年11期
3 ;山西省人民委員會印發(fā)康丕烈同志“關于參加太行山區(qū)農田基本建設現(xiàn)場會議的報告”的通知[J];山西政報;1965年Z2期
4 劉潔;何然;;抗戰(zhàn)時期太行山區(qū)婦女勞動力的開發(fā)及成效[J];山西檔案;2014年03期
5 吳海斌;;黎城[J];詩選刊(下半月);2008年06期
6 何申;;套話、無言與問責[J];雜文月刊(選刊版);2009年10期
7 杜廣云;五龍洞[J];河南林業(yè);2002年02期
8 沷生;志德;振
本文編號:9150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91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