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直臣田錫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宋初直臣田錫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田錫 北宋 諫官 生平 思想 品格
【摘要】:田錫(940—1004),字表圣,生于后蜀。田地錫的前半生是在川蜀渡過的,年輕時四處游歷,善讀書作文,在太宗通過科舉入仕。此后,在25年的政治生涯中,,歷仕太宗和真宗二帝。田錫是宋初諫官的杰出代表,正所謂“國朝敢言之風,自田錫始!彼墓⒅备抑G、忠心奉上,使太宗、真宗頗為贊許,都以直臣贊之。 田錫有著深厚的儒家思想成分,同時,他又是愛慕清華,不喜歡繁復(fù)庶務(wù),15年在州郡任職的經(jīng)歷,在后人眼中卻也“治郡無稱”。田錫處世獨立,雖然講求“君子之黨”,以作羽翼,卻并不結(jié)黨營私,不與人爭利,在他的政治生活中似乎總是孤立無援。 田錫以“文”而親于太宗,以“諫”而疏于太宗,真宗則素聞田錫耿直好諫,欲以重用,只可惜,田錫年未古稀便與世長辭,著史者亦不免為之嘆惜。范仲淹、司馬光、蘇軾等為其寫銘作序,皆述仰慕之情,稱賞有加! 本文對田錫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全面的考察,對他的家世生平、為人處世、思想風格等作了深入探討,借鑒了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對他們的研究進行了一定的修正和補充,發(fā)表了自己的一些觀點。
【關(guān)鍵詞】:田錫 北宋 諫官 生平 思想 品格
【學位授予單位】:暨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K244
【目錄】:
- 摘要4
- ABSTRACT4-6
- 前言6-8
- 一、選題意義6-7
- 二、研究概況7-8
- 第一章 家世與成長8-14
- 第一節(jié) 田錫的家世8-9
- 第二節(jié) 成長環(huán)境9-10
- 第三節(jié) 早年交游10-12
- 第四節(jié) 讀書為學12-14
- 第二章 宦海浮沉14-28
- 第一節(jié) 步入仕途14-16
- 第二節(jié) 三出三入16-19
- 第三節(jié) 兩朝直臣19-23
- 第四節(jié) 任職州郡23-28
- 第三章 品德與風格28-33
- 第一節(jié) 忠直沉穩(wěn)28-29
- 第二節(jié) 仁德之心29-30
- 第三節(jié) 關(guān)于進諫30-31
- 第四節(jié) 尊古崇禮31-33
- 第四章 政治思想33-38
- 第一節(jié) 舉賢使能33-34
- 第二節(jié) 言官舉職34-35
- 第三節(jié) 簡政內(nèi)求35-36
- 第四節(jié) 安邊御夷36-38
- 第五章 家庭內(nèi)外38-47
- 第一節(jié) 家庭、后代38-39
- 第二節(jié) 君臣之間39-41
- 第三節(jié) 友朋之誼41-45
- 第四節(jié) 撰述、文學45-47
- 結(jié)語47-48
- 注釋48-61
- 附錄一 《田錫傳》61-63
- 附錄二 《墓志銘》63-65
- 附錄三 主要參考文獻65-68
- 后記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省吾;“商周金文錄遺”序言[J];史學集刊;1956年01期
2 ;北宋時代科學技術(shù)進展的概況表[J];文史哲;1956年02期
3 孫蘭廷;論蘇軾家庭生活與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J];語文學刊;1982年05期
4 寧源聲;精思·出神·成就[J];成人教育;1982年06期
5 顧全芳;;重評北宋重文輕武的歷史作用[J];學術(shù)月刊;1984年04期
6 楊詵;范寬《雪景寒林圖》質(zhì)疑[J];新美術(shù);1989年04期
7 任樹民;北宋西北邊防軍中的一支勁旅——蕃兵[J];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02期
8 李百戰(zhàn);小議宋太祖“養(yǎng)兵”之策[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1993年02期
9 袁一堂;;北宋錢荒:從財政到物價的考察[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3年02期
10 王艷;北宋漕運管理機構(gòu)考述[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匴威;;田錫年譜[A];中國古典文獻學叢刊(第七卷)[C];2009年
2 殷慧;肖永明;;北宋禮學思想發(fā)展的二重路徑[A];中國寶雞張載關(guān)學與東亞文明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陳麗新;;麻城市南宋錢窖出土北宋銅錢介紹兼談北宋銅錢版別的劃分[A];湖北錢幣?偟谖迤赱C];2006年
4 汝企和;;略論兩宋官府對史部書的?盵A];宋史研究論文集第十輯——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十屆年會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李清凌;;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十屆年會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討會論文概述[A];宋史研究論文集第十輯——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十屆年會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肖蘊英;;西夏流通的北宋貨幣[A];西部金融·錢幣研究——2008陜西省錢幣學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董良義;;向《中國錢幣大辭典·北宋卷》進一言[A];西部金融·錢幣研究——2008陜西省錢幣學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吳籌中;;兩宋鈔版新探與文字辨析[A];東至關(guān)子鈔版暨兩宋紙幣——兩宋紙幣專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郭凌云;;孫康宜著《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一輯)[C];2004年
10 內(nèi)蒙古錢幣學會課題組;韋滿昌;張文芳;;遼地仿鑄唐和北宋錢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A];“中國北方地區(qū)錢幣發(fā)現(xiàn)與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專集(二)[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娟 王萍;北宋鎮(zhèn)機關(guān)干部“沉”到基層[N];東營日報;2007年
2 邱鳴皋;論北宋高俸養(yǎng)廉之弊[N];光明日報;2005年
3 張興武;北宋的“瘦金體”錢幣[N];蘭州日報;2004年
4 魏金國邋王萍 趙真;北宋鎮(zhèn)開展活動打造“五型”機關(guān)[N];東營日報;2008年
5 馮國 崇秀全;北宋兒童玩具現(xiàn)身西北大學[N];中國旅游報;2003年
6 穆劉法 張音;臨猗縣城重現(xiàn)北宋雙塔[N];山西日報;2005年
7 楊青香;傳世歷代書畫著錄[N];中國商報;2007年
8 德華邋金國 王萍 趙真;因勢利“轉(zhuǎn)”[N];東營日報;2008年
9 王松奇;王安石新政與北宋衰亡[N];中國財經(jīng)報;2004年
10 吳文清;北宋鴛鴦蓮花鏡賞鑒[N];中國藝術(shù)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笑一;北宋新學與文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鮑新山;北宋士大夫與道家道教[D];暨南大學;2005年
3 呂變庭;北宋科技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4 楊文;北宋經(jīng)略河湟民族政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戴揚本;北宋轉(zhuǎn)運使考述[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成明明;北宋館閣與文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7 邵明華;邵雍交游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高慎濤;北宋詩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俊;釋道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再林;中唐——北宋士風與詞風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明;北宋軍法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2 黃亞娟;北宋三司使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3 宮君會;北宋雅俗文化觀照下的《淮海詞》[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鄭月平;從歷史文化學的角度解讀北宋之雅樂[D];西北大學;2005年
5 成明明;北宋詩僧研究[D];揚州大學;2003年
6 齊亮亮;北宋山水題畫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宏;北宋置將法淵源探研[D];西北大學;2002年
8 楊靜;北宋使遼詩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劉縉;北宋西北地區(qū)城寨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10 王文濤;北宋中央司法官員的選任管理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110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91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