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6 22:02
本文關鍵詞:李翱思想研究
【摘要】:李翱是中晚唐著名儒學家,生值藩鎮(zhèn)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爭亂、釋老泛濫時期,應時代之呼喚,成為古文運動之骨干,與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等人共同舉起儒學復興的大旗。受佛老心性理論刺激,李翱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復性”說,他認為圣人之性與百姓之性一樣,人性本善,由于情動,使人的善性被遮蔽,善性難以顯露!皬托浴钡倪^程就是息情滅欲的過程,也就是由“齋戒”、“至誠”再到“明道”的過程。李翱之“復性”說與道家的“復其初”及佛家禪宗的“明心見性”有異曲同工之妙,然“明道”指向不同,佛老之明道在于成圣、成仙,而他的明道卻在于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圣人之道。李翱不同漢儒和韓愈等人對性的解釋,他不再從性的現實性角度論性,而是從性的超越層面論性,把性提高到本體的哲學高度。李翱性善論既是對孟子性善論的回歸,又是對它的超越,它克服孟子對惡的產生解釋的不圓滿性,真正地建立起“理學”的心性論的大模樣,是為理學先驅。他的經學思想擺脫了漢學繁瑣考據方法,開啟了以心解經,以理解經新的解釋法,為宋學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李翱強調等級制、明君臨政和仁政的政治思想正是其經世致用的經學思想和人性思想外化。
【關鍵詞】:李翱 《復性書》 《論語筆解》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K242
【目錄】:
- 一、 引言7-8
- 二、 李翱思想的論學背景8-17
- 2.1 藩鎮(zhèn)割據與宦官、朋黨之亂8-10
- 2.2 土地兼并與兩稅法10-11
- 2.3 釋老泛濫與士大夫心態(tài)11-14
- 2.4 新樂府與古文運動14-17
- 三、 李翱人性論思想17-30
- 3.1 人性論的儒學淵源17-21
- 3.2 李翱論“性”21-22
- 3.3 李翱論“情”22-24
- 3.4 復性之方24-30
- 四、 李翱的經學思想30-37
- 4.1 挖掘經典,綜合創(chuàng)新30-31
- 4.2 經學轉折,開啟“宋學”31-37
- (1) 以心解經,強調“道”統(tǒng)32-33
- (2) 神化孔子及其弟子,以“圣人之道”為直33-34
- (3) 改動經文原字,修改前人注釋34-37
- 五、 李翱的政治思想37-41
- 六、 結語41-42
- 注釋42-44
- 參考文獻44-45
- 致謝45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潘靜;;以詩證佛——王維的佛學“蓮”詩論略[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小山;李翱生平與思想新論[D];西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明聚;李翱《復性書》心性思想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姜賽飛;李翱人性論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淑青;李翱“援佛入儒”道德修養(yǎng)觀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4 李釗;科技的部分領域對北宋音樂的影響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本文編號:11006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10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