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要素初探
本文關(guān)鍵詞:“一帶一路”倡議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要素初探 出處:《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 傳統(tǒng)思想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新一代領導集體在外交上的重大理念和實踐創(chuàng)新,它集合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精華。"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涵蓋范圍,提出處理與發(fā)展中國家關(guān)系的原則、處理與周邊國家關(guān)系的原則、遠期愿景、推動落實的原則和途徑中都包含著中國傳統(tǒng)思想要素。在中國逐漸成長為地區(qū)和全球大國的過程中,傳統(tǒng)思想浸潤下的中國外交思想將構(gòu)成綜合國力的重要部分。"一帶一路"倡議所體現(xiàn)的理念,將儒家、道家所述修身、為人及治國之道進一步升華到處理國家間關(guān)系的高度。
[Abstract]: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a major concept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of China's new generation of leading collectives in diplomacy. It gather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inking and covers the areas along the lin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principles of handling relations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principles of handling relation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the long-term vision are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ways to promote implementation contain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deology. In the process of China gradually growing into a regional and global power. The Chinese diplomatic thought infiltrated by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will form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The idea embodied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ll cultivate th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he way of being and governing a country is further elevated to the height of handling inter-state relations.
【作者單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
【基金】:“中國與東印度洋地區(qū)合作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資助
【分類號】:B21;F125
【正文快照】: 一、“一帶一路”倡議的涵蓋區(qū)域:西部的開放和陸權(quán)的回歸根據(jù)國家發(fā)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1,共建“一帶一路”致力于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lián)互通,聯(lián)通活躍的東亞經(jīng)濟圈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葉自成;;中國的和平發(fā)展:陸權(quán)的回歸與發(fā)展[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7年02期
2 楊潔篪;;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J];求是;2013年1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培英;“斯諾命題"與人類立場的根本錯誤——一個主客體關(guān)系的視角[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楊永平;;以20世紀以來世界史為世界現(xiàn)代史——談談對近代史和現(xiàn)代史劃分的看法[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3 李新華;;樹立現(xiàn)代司法理念過程中的制約因素[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萬年慶;王義民;;中國陸海復合地緣環(huán)境的形成及其戰(zhàn)略選擇[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5 袁峰;;價值認同與當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礎[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6 王守杰;黃家瑤;;國際視野下在職貧困的治理變遷[J];河北學刊;2007年06期
7 徐學績;;中國選擇和平崛起新戰(zhàn)略的內(nèi)在動因[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孟凡東;喬瑞雪;;論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史觀對中國史學的影響[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12期
9 徐潔;;近代中國大學課程發(fā)展規(guī)律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10 孫美t,
本文編號:13778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ydyl/137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