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初中生靜坐和鍛煉時間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濰坊市初中生靜坐和鍛煉時間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摘要】:目的探討初中生靜坐、鍛煉時間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為預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發(fā)生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采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對濰坊市852名初中生進行生活方式及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的問卷調(diào)查。結果單因素分析中,不同靜坐時間、不同鍛煉時間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構成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10.26,19.52,P值均0.05)。調(diào)整了年齡、性別、家庭經(jīng)濟狀況等因素的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中,初中生心理健康與靜坐時間[OR值(OR值95%CI)=1.46(1.17~1.82)]、鍛煉時間[OR值(95%CI)=0.60(0.47~0.77)])的關聯(lián)仍有統(tǒng)計學意義。交互作用分析顯示,靜坐時間和鍛煉時間存在拮抗作用。靜坐為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危險因素,鍛煉為保護因素。結論多動少坐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
【作者單位】: 濰坊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
【關鍵詞】: 身體鍛煉 精神衛(wèi)生 學生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141112)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項目(ZR2010HL058) 濰坊市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201301076) 濰坊醫(yī)學院青年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K11QC1008)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發(fā)生率在20%~30%的水平[1-3],且成人50%以上所患的精神疾病起始于青少年期[4]。因此,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可干預性影響因素具有重要意義。久坐少動已成為現(xiàn)代青少年主要的生活方式,有關鍛煉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較多[5-6]。本研究對濰坊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馳;;深化高師女生課外體育鍛煉之我見[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6期
2 趙祖強;張環(huán);;運動鍛煉對初中畢業(yè)班學生心理壓力影響的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6期
3 馮大志;;關于體育運動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探討[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年04期
4 真子;考生十大心理問題[J];廣西教育;2005年12期
5 亓圣華;;中學生羞怯感與身體鍛煉之間關系的實驗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6 李遠;;初中生大課間開展戶外團隊心理游戲的實施策略——基于廈門市金尚中學心理特色大課間活動的思考[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7 趙明;考生最愛問的10個心理問題[J];中學生百科;2004年01期
8 劉鎏,唐旭;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體育鍛煉的關系(綜述)[J];安徽體育科技;2005年02期
9 朱健民;居蔚青;;大學生健康自評完好量表的檢驗與生活方式關聯(lián)因素的回歸分析[J];體育科學;2008年05期
10 薛向榮;竇彥麗;;山西省市民癥狀自評與生活方式關系的回歸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極盛;;氣功的心理學某些研究[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2 李正中;黃志劍;郭志平;;體育鍛煉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一項元分析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勾柏頻;游旭群;蘭繼軍;王利平;;影響中學生自我評價的鍛煉行為——以西安、乾縣中學生為例[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用體育鍛煉糾正心理缺陷[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2 肖祥云;人到中年——心病大于身病[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3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 張忠秋 王智;參加體育鍛煉預防老年抑郁[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方圓;元認知干預技術對女大學生鍛煉時間干預效果的實驗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2 黃金花;江西省中學生幸福感的調(diào)查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3 丁園園;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9662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96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