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線索任務范式:中介檢索說的檢驗
發(fā)布時間:2017-09-02 20:00
本文關鍵詞:2:1線索任務范式:中介檢索說的檢驗
更多相關文章: 任務轉換 中介檢索 執(zhí)行控制 指示性線索
【摘要】:在外顯線索任務轉換范式中,對線索和任務之間的關系的探討已經成為轉換代價研究中的一個焦點。目前對于目標任務和線索之間關系的理論解釋主要有兩種,關聯(lián)強度說和中介檢索說。在2:1的線索任務范式,本文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專注于指示性線索加工的認知過程,詳細地闡明了中介檢索在線索任務關系當中的運用。研究通過操控線索的透明程度,以線索目標一致性效應為檢測指標,完成對單個阿拉伯數字的奇偶和大小判斷任務。在實驗1中發(fā)現透明線索組(奇,偶,大,小)表現出線索目標一致性效應,而在相對不透明的線索組(Odd,Even,Large,Small)和極不透明線索組(O,E,L,S)并未發(fā)現。基于實驗1,實驗2在告知不透明線索所對應的中文意思后表現出了線索目標一致性效應。為排除被試習慣性將英文翻譯成中文再進行理解的可能,后續(xù)實驗將英文全稱和英文首字母線索換成詞形相近的中文線索。實驗3發(fā)現不透明線索組(騎,寓,太,川和河,畏,術,州)均未表現出線索目標一致性效應。實驗4在實驗3的基礎上告知不透明線索詞與目標線索詞(奇,偶,大,小)所對應的形近詞關系后均表現出了線索目標一致性效應。實驗結果表明在非透明線索的加工中,存在一個中介檢索轉換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中介物的機制同透明線索一樣,通過中介物完成對任務設置或者任務目標的加工過程。總的來說,在外顯線索任務轉換中,對指示性線索的加工,中介物扮演了一個關鍵性的角色,從而支持了中介檢索說。
【關鍵詞】:任務轉換 中介檢索 執(zhí)行控制 指示性線索
【學位授予單位】:閩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4
- 第1章 文獻綜述14-27
- 1.1 轉換加工14-15
- 1.2 轉換代價15
- 1.3 轉換代價的來源15-18
- 1.3.1 重構觀15-16
- 1.3.2 干擾說16-17
- 1.3.3 聯(lián)結競爭觀17
- 1.3.4 卷入失敗說17-18
- 1.4 任務轉換的研究范式18-20
- 1.5 轉換代價的影響因素20-23
- 1.5.1 線索透明程度20
- 1.5.2 任務順序的可預測性20-21
- 1.5.3 間隔時間21-22
- 1.5.4 線索目標一致效應22
- 1.5.5 轉換概率22-23
- 1.6 線索和任務之間的映射關系23
- 1.7 任務反應一致性效應23-24
- 1.8 線索和任務之間的關聯(lián)24-27
- 1.8.1 中介檢索說24-25
- 1.8.2 關聯(lián)強度說25-27
- 第2章 問題提出與研究構想27-31
- 2.1 問題的提出27-28
- 2.1.1 選題依據27-28
- 2.1.2 研究目的28
- 2.2 研究假設28-29
- 2.3 研究方法29-31
- 2.3.1 文獻查閱法29
- 2.3.2 實驗法29
- 2.3.3 訪談法29-31
- 第3章 實驗一未知條件下不同透明中英文詞中介檢索說的檢驗31-41
- 3.1 研究目的31
- 3.2 研究方法31-33
- 3.2.1 被試31
- 3.2.2 設備和刺激31
- 3.2.3 實驗程序31-33
- 3.3 結果與討論33-39
- 3.3.1 正確率34
- 3.3.2 反應時34-39
- 3.4 結論39-41
- 第4章 實驗二預知條件下不同透明中英文詞中介檢索說的檢驗41-47
- 4.1 研究目的41
- 4.2 研究方法41
- 4.2.1 被試41
- 4.2.2 實驗程序41
- 4.3 結果與討論41-45
- 4.3.1 正確率42
- 4.3.2 反應時42-45
- 4.4 結論45-47
- 第5章 實驗三未知條件下不同透明形近詞中介檢索說的檢驗47-52
- 5.1 研究目的47
- 5.2 研究方法47-48
- 5.2.1 被試47
- 5.2.2 實驗程序47-48
- 5.3 結果和討論48-51
- 5.3.1 正確率48-49
- 5.3.2 反應時49-51
- 5.4 結論51-52
- 第6章 實驗四預知條件下不同透明形近詞中介檢索說的檢驗52-58
- 6.1 研究目的52
- 6.2 研究方法52
- 6.2.1 被試52
- 6.2.2 實驗程序52
- 6.3 結果和討論52-56
- 6.3.1 正確率52-53
- 6.3.2 反應時53-56
- 6.4 結論56-58
- 第7章 總討論58-63
- 7.1 2:1 的線索任務范式vs 1:1 的線索任務范式58-59
- 7.2 轉換代價隨著間隔時間的增加而減少59
- 7.3 線索解讀和目標刺激加工59-61
- 7.4 轉換概率對轉換代價的影響61-63
- 7.4.1 線索編碼的自動啟動61
- 7.4.2 線索預期的策略啟動61-63
- 第8章 總結論63-64
- 第9章 研究中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64-66
- 9.1 研究創(chuàng)新點64-65
- 9.2 不足與展望65-66
- 參考文獻66-71
- 附錄71-73
- 致謝73-74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孫天義;許遠理;郭春彥;;任務轉換的多腦區(qū)作用機制:來自ERP的證據[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1年11期
2 孫天義;肖鑫;郭春彥;;轉換加工研究回顧[J];心理科學進展;2007年05期
3 黃四林;;任務切換中切換代價產生的機制[J];應用心理學;2010年03期
,本文編號:7805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78055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