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感、自我聚焦對享樂消費意愿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8-25 06:45
本文關鍵詞:控制感、自我聚焦對享樂消費意愿的影響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考察控制感、自我聚焦對享樂消費意愿的影響研究,以現(xiàn)有的悲傷消費效應和次級控制理論為基礎,深化現(xiàn)有的悲傷消費效應研究,同時為次級控制理論提供論據(jù),為享樂品、實用品營銷提供參考意見。方法本研究采用實驗法進行研究。前期采用兩個預實驗,分別對概念形成范式和鏡像處理進行效度檢驗。正式實驗采取2×2完全隨機的被試問實驗設計,控制感自變量分為控制感基線組和剝奪控制感組兩個水平,自我聚焦自變量分為高自我聚焦組和控制組兩個水平,探討二者對享樂消費意愿的影響。選取17~30歲的大學生作為被試,分為4個實驗組,其中男性54人,女性66人。結果1.概念形成范式能夠操縱控制感,控制感基線組(無反饋組)的控制感得分與控制感剝奪組(隨機反饋組)存在顯著差異。(控制感基線組M=62.15,SD=6.48,剝奪控制感組M=51.25,SD=6.94,t=5.13,p0.01)。2.鏡像處理能夠提升個體自我關注,有鏡像組和無鏡像組的自我聚焦得分差異較為顯著,(有鏡像組M=2.17, SD=1.22,無鏡像組M=1.56, SD=0.80, t=-2.25, p≈0.030.05)。3.控制感對享樂消費意愿的主效應顯著(p0.05),自我聚焦和控制感的交互作用極端顯著(p0.001)。4.高控制感情境下,高自我聚焦個體的享樂消費意愿存在性別差異(M男=9.41, M女=5.33, t=3.80, p=0.001),總體和其他組沒有顯示出性別差異。結論第一,悲傷消費效應是個體在低控制感情境下,高自我聚焦度的個體采取補償性次級控制策略的表現(xiàn)。第二,根據(jù)行為階段發(fā)展模型,自我饋贈是個體在高控制感情境下對成功一種利用。第三,高自我聚焦下,女性比男性更傾向于自我饋贈。第四,自我聚焦是發(fā)展調節(jié)理論階段-行為模型截止線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個體自我調節(jié)的關鍵。
【關鍵詞】:控制感 自我聚焦 享樂消費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2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問題的提出10-28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義11-12
- 1.2 文獻綜述12-24
- 1.2.1 享樂消費12-17
- 1.2.2 控制感17-22
- 1.2.3 自我聚焦22-24
- 1.3 研究框架24-28
- 1.3.1 研究思路和假設25-26
- 1.3.2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26-28
- 2. 研究方法28-35
- 2.1 預實驗一28-30
- 2.1.1 實驗目的28
- 2.1.2 實驗假設28
- 2.1.3 被試情況28
- 2.1.4 實驗工具28-29
- 2.1.5 實驗程序29-30
- 2.1.6 數(shù)據(jù)分析30
- 2.2 預實驗二30-32
- 2.2.1 實驗目的30
- 2.2.2 實驗假設30
- 2.2.3 被試情況30
- 2.2.4 實驗材料30-31
- 2.2.5 實驗程序31
- 2.2.6 數(shù)據(jù)分析31-32
- 2.3 正式實驗32-35
- 2.3.1 實驗設計32
- 2.3.2 實驗變量32-33
- 2.3.3 被試情況33
- 2.3.4 實驗工具33
- 2.3.5 實驗程序33-34
- 2.3.6 數(shù)據(jù)分析34-35
- 3. 結果35-41
- 3.1 預實驗一35-36
- 3.2 預實驗二36-37
- 3.3 正式實驗37-41
- 3.3.1 描述統(tǒng)計37-38
- 3.3.2 方差齊性檢驗38
- 3.3.3 方差分析38-39
- 3.3.4 簡單效應分析39-40
- 3.3.5 性別差異40-41
- 4. 討論41-44
- 4.1 控制感的特點以及對享樂消費的影響41-42
- 4.2 自我聚焦對享樂消費的影響42
- 4.3 次級控制策略42-43
- 4.4 自我饋贈及性別差異43-44
- 5. 結論與展望44-47
- 5.1 結論44-45
- 5.2 營銷建議45-46
-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46-47
- 參考文獻47-54
- 附錄54-57
- 附錄一54-55
- 附錄二55-56
- 附錄三56-57
- 后記57-58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曾志英;股市上升的消費效應[N];證券時報;2006年
2 記者 汪麗娜 通訊員 劉樹儉;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xiàn)28.67億元[N];鶴壁日報;2012年
3 金健球 姚秀峰;上月CPI繼續(xù)上升[N];鎮(zhèn)江日報;2010年
4 楊子巖;娛樂王室的消費效應[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
5 滕泰;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新動力[N];中國證券報;2008年
6 徐奎松;多重價格走低慎防通縮[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09年
7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榮林;從新加坡模式看總部經(jīng)濟[N];經(jīng)理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晶;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經(jīng)濟效應分析[D];遼寧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陳文婷;安徽省財政民生性支出對居民消費效應的實證分析[D];安徽財經(jīng)大學;2016年
2 董素馨;控制感、自我聚焦對享樂消費意愿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江辰;2008和2011年中國個稅改革的分配及消費效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4 馮福;“黃金周”的消費效應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356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73566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