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中文教學中的任務型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AP中文教學中的任務型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任務型教學活動 AP中文教學 學習動機 學習效果
【摘要】:隨著我國國際化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對外漢語教育工作者關注學習者內(nèi)在的因素對語言學習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也更注重以課堂活動設計為主要途徑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筆者運用任務型教學法,通過學生參與、交流、合作等方式,調(diào)動其學習的主動性。本文緊密結(jié)合國際學校高中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實踐,試圖改變某些學生學習熱情缺乏、動機缺乏的現(xiàn)狀。研究選取同一國際學校的兩個平行班為被試,以AP中文教學中的任務型教學活動為具體內(nèi)容,探討AP中文課程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成績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1 任務型教學要促進學生學習中文的積極性的提高;2任務型教學活動中學生在AP考試中的成績有顯著提高。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活動 AP中文教學 學習動機 學習效果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2.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3
- 1.1 研究的背景9-10
- 1.2 問題的提出10-11
- 1.3 研究的內(nèi)容11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1-13
- 第2章 文獻綜述13-19
- 2.1 概念界定13-15
- 2.1.1 任務型語言教學13-14
- 2.1.2 學習動機14
- 2.1.3 AP中文教學14-15
- 2.2 任務型教學及其研究現(xiàn)狀15-16
- 2.2.1 國內(nèi)對外漢語界任務型語言教學研究綜述15-16
- 2.2.2 國內(nèi)外對于第二語言學習動機的研究綜述16
- 2.3 關于第二語言學習動機的研究現(xiàn)狀16-18
- 2.4 AP中文教學中的任務型教學及其研究現(xiàn)狀18-19
- 第3章 實驗方案的形成19-26
- 3.1 任務型教學活動開展的原則19
- 3.2 教學框架與內(nèi)容的選取19-23
- 3.2.1 教學框架與內(nèi)容選取的依據(jù)19-21
- 3.2.1.1 源于AP中文課程與考試的5C標準19-20
- 3.2.1.2 基于歷年來社會及學校對于AP中文課程與考試的需求和重視度提高的現(xiàn)實20
- 3.2.1.3 基于任務型教學的目的20-21
- 3.2.2 具體框架與內(nèi)容21-23
- 3.2.2.1 分析AP中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的需求21-22
- 3.2.2.2 細化“AP中文教學中的任務型教學活動”設計的要素和框架22
- 3.2.2.3 教師的角色定位22-23
- 3.3 教學方法的選定23-25
- 3.4 教學實施程序與具體活動25-26
- 第4章 實驗方案的實施及效果的檢驗26-35
- 4.1 引言26
- 4.2 方法26-29
- 4.2.1 被試26-27
- 4.2.2 材料27-29
- 4.2.2.1 材料一教學方案27-28
- 4.2.2.2 材料二動機問卷28-29
- 4.2.2.3 材料三學業(yè)考試題29
- 4.2.3 程序29
- 4.3 結(jié)果與分析29-31
- 4.3.1 實驗班和對照班中文成績的前后測差異比較29-30
- 4.3.2 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學習動機的前后測情況30-31
- 4.4 討論31-35
- 4.4.1 任務型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31-33
- 4.4.2 AP課程中任務型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33-35
- 第5章 結(jié)論與展望35-37
- 5.1 結(jié)論35
- 5.2 展望與建議35-37
- 參考文獻37-39
- 附錄39-64
- 致謝64-65
- 附件6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守超;教師期待與學習動機[J];青島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 嚴琳;淺談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3 王鵬;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其培養(yǎng)[J];高師理科學刊;2002年02期
4 阿依努爾;學習動機探究[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5 楊希燕;淺談教師如何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年04期
6 鄧愉聯(lián);學習動機與外語學習[J];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12期
7 丁文婷;;淺談如何培養(yǎng)技校學生的語文學習動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8 郭娟;;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9 王會明;;高職生學習動機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J];高等職業(yè)教育(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10 齊平;李東月;黃紫華;王健壯;;大學生學習動機干預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友生;;怎樣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動機[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2 張紅俊;;化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3 鄒水生;;留守兒童的德育教育初探[A];中國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4 沈素琴;;翻譯學習動機與譯者身份認同[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5 白雅潔;;小議如何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動機[A];2013年4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6 楊坤成;;淺談中小學課堂中如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7 姚娜;;武術和跆拳道學習動機差異分析[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zhuǎn)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8 蔡蘭富;;鄉(xiāng)醫(yī)《病理學》面授教學的點滴體會[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9 鄭武;;論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年
10 葉瑞香;;電腦輔助認知復健在兒童職能治療的應用[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二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 苗彩成;教育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姜堰市梁徐中心小學 楊元展;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6年
3 泰州市朱莊中學 周奎松;如何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N];江蘇教育報;2010年
4 江蘇省濱海縣通榆中學 劉麗萍;激發(fā)學習動機 引發(fā)學習興趣[N];學知報;2011年
5 王朝莊;加強學習動機培養(yǎng),讓中小學生樂學愛學[N];鶴壁日報;2011年
6 趙麗琴;激發(fā)學習動機有高招[N];中國教育報;2011年
7 朝陽市龍城區(qū) 胡鳳麗;激發(fā)學習動機 提高學習效率[N];鞍山日報;2010年
8 山東省無棣縣埕口中學 邱振中;談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N];學知報;2010年
9 山西潞城一中 成健;中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N];山西科技報;2001年
10 江陽西路學校 屈德倫;淺談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N];瀘州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朱曉紅;中學生學習動機缺失量表的編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志敏;大學英語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3 劉鳳閣;L2MSS理論視角下的中國英語二語學習者學習動機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學習動機內(nèi)化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維;獨立學院學生學習動機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2 梅俊雷;高中生數(shù)學學習動機的調(diào)查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3 丁陽;當代大學生學習動機的調(diào)查與教育引導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4年
4 葛秀璽;我國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功利化傾向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年
5 李紅英;中職生學習倦怠與學習動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6 袁志盛;不同年級中學生地理學習動機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7 劉文;學習動機激發(fā)策略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8 余波;僑鄉(xiāng)中職生學習氛圍對學習投入的影響:學習動機的中介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9 蔣會兵;藏、漢高中學生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10 林源;初中生學習動機現(xiàn)狀調(diào)查[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083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70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