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情緒啟動對中學生壓力感受影響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積極情緒啟動對中學生壓力感受影響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積極情緒 情緒啟動 壓力 積極心理學 中學生
【摘要】:壓力(pressure)是個體面對某些情境或刺激時,經(jīng)自身的認知和解釋,產(chǎn)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緊張反應,它是個體與環(huán)境間交互作用的結果。由于自身發(fā)展階段特點及環(huán)境的特殊要求,中學生已經(jīng)成為壓力的易感人群。近年來,有研究者開始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來研究壓力及其應對問題,其中,積極情緒介入是一個廣受關注的因素。所謂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是個體由于內外刺激或事件滿足個體需要而產(chǎn)生的,伴有愉悅感受的情緒。積極情緒通過其自身特點及與其它因素相作用的方式影響著個體的主觀壓力感受的改變。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礎上,采用積極情緒啟動實驗范式,考察積極情緒介入及其強度對于中學生壓力感受的影響。本研究包括兩個子研究。研究一主要考察有無積極情緒啟動對中學生壓力感受的影響,包括預研究和正式實驗研究(實驗一)兩個部分,實驗一為一個單因素組間前后測的實驗設計,自變量為情緒啟動(有啟動/無啟動);因變量為壓力的各階段測試值。研究二分別從內外兩個角度選擇了人格傾向性(實驗二)和介入情緒強度(實驗三)兩個因素,考察相關因素對積極情緒影響下個體壓力感受影響的變化。研究二同樣分為預研究和正式實驗兩個部分,其中實驗二主要考察人格傾向性在積極情緒影響壓力感受中的作用,為2×2被試間設計,自變量A為人格傾向性(外傾性/內傾性),自變量B為情緒啟動(有啟動/無啟動),因變量為壓力改善值;實驗三主要考察介入的積極情緒的喚醒度對壓力感受的影響,實驗采用單因素組間前后測的設計,自變量為情緒喚醒度(高喚醒度/低喚醒度),因變量為壓力改善值。實驗被試為某普通高中高一學生,通過預研究排除了抽取被試樣本庫中近期有重大應激事件的樣本后,共得到204份有效樣本,其中男生91人,女生113人,年齡為16.32±0.537歲,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1)實驗組和控制組壓力感前測沒有顯著差異,后測差異顯著;實驗組壓力感前后測差異顯著。有積極情緒啟動的被試組壓力后測分數(shù)顯著小于無積極情緒啟動的被試;實驗組在積極情緒啟動后壓力感顯著低于啟動前。(2)當考察人格傾向性因素的作用時發(fā)現(xiàn),情緒啟動前(即前測),人格傾向性主效應顯著。即前測時外向的被試的壓力感受顯著高于內向的被試組;在施加積極情緒啟動后(即后測),積極情緒啟動主效應顯著,有啟動的組別分數(shù)低于無啟動的組別分數(shù),人格傾向性主效應消失,在有啟動組后測上內外傾組別沒有顯著性差異,在無啟動組后測上內外傾組別有顯著性差異,(3)當考察情緒喚醒度在積極情緒影響壓力感受中的作用時發(fā)現(xiàn),在壓力后測上,不同喚醒度被試有極其顯著性差異,具體表現(xiàn)為高喚醒度被試組分數(shù)顯著低于低喚醒度被試組;在壓力改善值上,高低喚醒度組在積極情緒影響中學生壓力感受中有顯著性差異,具體表現(xiàn)為高喚醒度改善值顯著大于低喚醒度改善值;谝陨涎芯堪l(fā)現(xiàn),本研究的研究結論為:(1)積極情緒啟動對壓力感受具有顯著的緩解作用。(2)在無情緒介入的條件下,外傾性被試壓力感前測值高于內傾被試,在壓力感后側值上外傾性被試仍高于內傾被試,但外傾性被試能自我緩解部分壓力,內傾性被試壓力值隨時間增加有部分上升;當進行情緒啟動后,積極情緒能改善內外傾被試壓力感受,內傾被試改善值大于外傾被試。(3)情緒喚醒度對壓力感受有顯著影響,喚醒度越高,壓力改善越顯著。
【關鍵詞】:積極情緒 情緒啟動 壓力 積極心理學 中學生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2.6
【目錄】: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3
- 1 文獻綜述13-25
- 1.1 積極情緒及其啟動研究回顧13-19
- 1.1.1 積極心理學研究發(fā)展回顧13-15
- 1.1.2 積極情緒研究回顧15-18
- 1.1.3 情緒啟動相關研究18-19
- 1.2 壓力相關研究回顧19-23
- 1.2.1 壓力及其種類19-20
- 1.2.2 壓力的作用20-21
- 1.2.3 壓力的測量21-22
- 1.2.4 中學生壓力研究回顧22-23
- 1.3 積極情緒與壓力感受23-25
- 1.3.1 以往研究關注的主要問題23-24
- 1.3.2 研究范式24-25
- 2 問題提出與研究方案25-28
- 2.1 當前積極情緒對壓力感受研究的主要問題25-26
- 2.1.1 壓力感受研究中存在的問題25
- 2.1.2 積極情緒與壓力感受實驗驗證性研究較少25
- 2.1.3 積極情緒啟動的真實性較理想化25
- 2.1.4 對中學生壓力感受研究價值取向片面化25-26
- 2.2 研究內容與方案26-28
- 2.2.1 研究目的26
- 2.2.2 研究內容26-27
- 2.2.3 研究假設27
- 2.2.4 研究意義27-28
- 3 實驗研究28-48
- 3.1 研究一:積極情緒啟動對中學生壓力感受的影響28-34
- 3.1.1 預研究:開發(fā)材料和基線測試28-30
- 3.1.2 實驗一:積極情緒啟動對中學生壓力感受影響的實驗30-34
- 3.2 研究二:相關因素在積極情緒對壓力改善作用的影響的研究34-48
- 3.2.1 預研究:篩選被試和開發(fā)材料34-38
- 3.2.2 實驗二:人格傾向性對積極情緒改善壓力感影響的實驗38-44
- 3.2.3 實驗三:情緒喚醒度對積極情緒改善壓力感影響的實驗44-48
- 4 總討論48-52
- 4.1 積極情緒啟動對中學生壓力感受的影響49
- 4.2 人格傾向性在積極情緒影響壓力感受中的作用49-51
- 4.3 情緒喚醒度在積極情緒影響壓力感受中的作用51-52
- 5 研究結論52-54
- 5.1 研究結論52
- 5.2 創(chuàng)新之處52-53
- 5.3 研究不足53-54
- 6 啟示及建議54-56
- 6.1 以往研究的問題分析54
- 6.2 對當前教育工作的啟示54-56
- 參考文獻56-61
- 附錄 161-62
- 附錄 262-63
- 附錄 363-64
- 附錄 464-65
- 附錄 565-66
- 附錄 666-67
- 附錄 767-68
- 碩士研究生學習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參加的課題68-69
- 后記69-7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穎,李雯雯,劉電芝;國外積極情緒"拓延-建構"理論及其對教育的啟示[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1期
2 王艷梅;汪海龍;劉穎紅;;積極情緒的性質和功能[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郭小艷;王振宏;;積極情緒的概念、功能與意義[J];心理科學進展;2007年05期
4 楊麗珠;董光恒;金欣俐;;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大腦反應差異研究綜述[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3期
5 王艷梅;郭德俊;方平;韓學軍;唐麗萍;曲靜;;積極情緒影響任務轉換的性別和發(fā)展特點[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8年01期
6 蘭偉彬;常經(jīng)營;;積極情緒相關研究綜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7 王艷梅;;積極情緒的干預:記錄愉快事件和感激的作用[J];心理科學;2009年03期
8 王新;;積極情緒述評[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09年11期
9 劉天月;;積極情緒性質研究的現(xiàn)狀、問題和建議[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10 白景瑞;應湘;王少華;;積極情緒的研究現(xiàn)狀初探與展望[J];社會心理科學;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淑娜;;淺析人格和積極情緒[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永;王振宏;;積極情緒、心理韌性與幸福感的關系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邢采;孫健敏;;積極情緒和心理韌性對于風險決策的影響[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4 曹忠良;;情緒工作中積極情緒對消極情緒的化解效應[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權方英;李宏翰;;農(nóng)村留守兒童積極情緒問卷的編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朱麗芳;;積極情緒對不同認知風格個體的不合理信念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董俊;王振宏;張建飛;;不同趨近水平的積極情緒對注意范圍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劉亞;王振宏;;不同趨近水平的積極情緒對反應抑制的影響[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王琦;董妍;邢采;;積極情緒與健康:研究進展與理論模型[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劉亞;;積極情緒對壓力反應的調節(jié)作用[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艷梅;積極情緒對任務轉換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2 董光恒;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啟動對沖動控制影響的差異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3 陳麗君;美感與積極情緒的關系及對變化覺察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0年
4 石長地;積極情緒對整體與局部特征知覺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5 袁冬華;自我損耗效應及其克服:積極情緒的作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邵華;應對研究的挑戰(zhàn)性問題與新方向[D];吉林大學;2013年
7 何曉麗;積極情緒對人際信任與人際互動影響的線索效應[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小月;不同注意偏向下內隱積極情緒對注意范圍的影響[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2 李小萌;積極情緒對自我損耗的預防與補償作用[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3 王璐;不同趨近動機積極情緒對情緒誘發(fā)視盲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5年
4 鮑愛華;團體輔導培養(yǎng)醫(yī)學生積極情緒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姜鳳;企業(yè)家積極情緒對創(chuàng)業(yè)認知的影響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宋潔;合理情緒訓練對高職生積極情緒及主觀幸福感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張云清;不同動機強度的趨近積極情緒對認知靈活性的影響:任務難度的調節(jié)作用[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8 應通;娛樂媒介對積極情緒的激發(fā)效應及機制探討[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9 陽緣園;提升中小學教師積極情緒的團體干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10 趙昆;積極情緒對孤兒的面孔信任水平的影響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567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65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