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中學生被忽視感與親社會傾向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2-10-29 15:28
  <正>常言道"予人為樂,與己而樂"。親社會行為指代社會中的個體出于自愿和主動性產(chǎn)生的助益于其他個體或社會的良好行為[1]。合作、安慰、捐助、同情、助人、利他、分享等都是其典型的表現(xiàn)形式。親社會行為是人們獲取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和積極情緒體驗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提高接受者主觀幸福感的有效方式。研究發(fā)現(xiàn),親社會行為有助于個體良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親社會傾向的影響因素之一:被忽視感
    1.1 被忽視感與家庭因素關系
    1.2 被忽視感和親社會傾向的關系
        1.2.1 依戀理論視角
        1.2.2 情緒視角
            1.2.2. 1 羞恥情緒:
            1.2.2. 2 共情:
        1.2.3 自我意識視角
2 研究展望
    2.1 明確親社會行為動機在被忽視感和親社會行為之間的作用
    2.2 明確被忽視感和親社會行為類型之間的關系
    2.3 在人格和社會心理學研究領域中,關于認知和情緒對個體道德行為傾向之間的關系一直存在一定的爭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羞恥情緒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研究[J]. 姚薇,王柳生,李皓.  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9(01)
[2]家庭環(huán)境對初中生助人行為的影響——自我效能感和共情的中介作用[J]. 鄧林園,李蓓蕾,武永新,許睿,靳佩佩.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5)
[3]兒童期心理虐待對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影響:安全感與孤獨感的中介效應[J]. 孫麗君,衡書鵬,牛更楓,李俊一,杜紅芹,胡祥恩.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5)
[4]家庭環(huán)境與大學生親社會行為:有調節(jié)的中介作用[J]. 魏曙光,孫五俊,陳潔,孫錦繡.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4)
[5]社會排斥與個體助人意愿:歸屬感需求的調節(jié)作用[J]. 李沛沛,黃程,寇彧.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4)
[6]哈爾濱市中學生自尊羞恥與攻擊行為的關系[J]. 劉勇,孟慶新,趙建芳.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7(05)
[7]兒童期心理虐待對特質抑郁的影響:反芻思維和創(chuàng)傷后認知改變的鏈式中介作用[J]. 曾慶巍,劉愛書,栗詩羽.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5(04)
[8]留守兒童自我意識在心理虐待與忽視和孤獨感間的中介作用[J]. 段寶軍,張彥軍.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4(10)
[9]兒童被忽視量表在湘潭地區(qū)871名兒童中的試用[J]. 楊世昌,杜愛玲,張亞林,王芙蓉,郭果毅.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7(12)
[10]兒童忽視研究的最新進展[J]. 潘建平,李玉鳳.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05(05)



本文編號:36979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979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897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