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較心靈哲學的心理動力學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09 15:53
心理動力學或心理因果性難題是現(xiàn)代心靈哲學和行動哲學中的一個具有自身相對獨立性的研究領域。要想建構關于心理的科學的動力學,我們必須既立足于最新的科學成果,又應有包容的胸懷、寬廣的視野、敏銳的學術嗅覺;既對西方已有的成果敏感,又不忽視、輕視東方特別是中國哲人所做的探究。心理現(xiàn)象不是副現(xiàn)象,而可以以動力因角色存在和發(fā)揮作用,這是因為它本身或許包含微細物質(zhì)及能量,或與之密不可分。心理的東西由于這一特點不僅能幫助它往來于諸對象之間,呈現(xiàn)在諸心理樣式及紛繁復雜的心理世界,而且能"自動動他",成為作用于身體和外部世界的原因。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5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西方心理動力學理論的歷史反思
二、不能被遺忘的中國的心氣不二論
三、基于跨文化視角和心性多樣論的心理因果作用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心性多樣論:心身問題的一種解答[J]. 高新民,劉占峰. 中國社會科學. 2015(01)
[2]意識發(fā)生反作用的內(nèi)在機制[J]. 高新民.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1(03)
本文編號:3617275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5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西方心理動力學理論的歷史反思
二、不能被遺忘的中國的心氣不二論
三、基于跨文化視角和心性多樣論的心理因果作用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心性多樣論:心身問題的一種解答[J]. 高新民,劉占峰. 中國社會科學. 2015(01)
[2]意識發(fā)生反作用的內(nèi)在機制[J]. 高新民.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1(03)
本文編號:36172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1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