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意歸因偏向?qū)粜袨榈挠绊懠捌淠X基礎(chǔ)
發(fā)布時間:2021-08-13 01:02
攻擊行為多年來一直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不同學者對于攻擊行為的界定不相一致,目前學界比較認可的定義是有蓄意傷害他人意圖,且被傷害個體有避免傷害的動機的行為。影響攻擊行為的因素有很多,根據(jù)一般攻擊模型理論(General Aggression Model,GAM),可以概括為情境因素以及在情境中的個體因素。而在個體因素中,認知因素是不可繞去的一種因素。在綜述的基礎(chǔ)上,發(fā)現(xiàn)敵意歸因偏向是影響攻擊行為的一重要因素,但是前人對其的探索多基于問卷的測量,為數(shù)不多的實驗設(shè)計也多是采用口頭或文字形式創(chuàng)設(shè)模糊情境。因此,本研究借鑒以往研究的優(yōu)點,將在經(jīng)濟領(lǐng)域中已經(jīng)比較成熟的獨裁者范式(The Dictator Game,DG)進行改編運用于敵意歸因偏向這一變量的操縱,并且通過求職者評定任務(wù)對金錢分配這一情境下的攻擊行為進行測量。此外,有關(guān)敵意歸因偏向的認知機制研究較少,尤其是基于FMRI技術(shù)下的腦機制更是空白;诖,本文分為兩個研究一步步探討敵意歸因偏向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guān)系及其腦機制。研究一首先綜述前人有關(guān)敵意歸因偏向的研究,并且進行實驗中敵意原因的編制、收集以及最終確定。最終確定了12條結(jié)果...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一般攻擊模型過程
4 元:6 元分配為較為模糊的分配方案,設(shè)置了 20 輪;為了防止被試懷疑實驗的真實性以及多個試次重復單調(diào)的分配方案,影響實驗的效果,特設(shè)置了 2 元:8元分配以及 5 元:5 元分配各 5 輪以豐富分配方案。在實驗助理提出分配方案后,給被試呈現(xiàn)預先收集好的實驗助理如此分配可能的原因,請被試對其原因的同意程度進行選擇。為了增強敵意歸因偏向的引導效果,特增加了從眾引導的操作。改變自己的行為與看法來與他人保持一致的現(xiàn)象稱為從眾( Cialdini & Goldstein, 2004 ),當自己的行為與團體內(nèi)其他成員不一致的時候,即使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個體也會選擇與大多數(shù)人一致的錯誤選擇(Asch, 1956 )。在本研究中,有關(guān)從眾引導的操作為用紅色箭頭指向某一數(shù)字,告知被試之前參加實驗的人中選擇該選項的比例。在本實驗中,采用被試間的設(shè)計,敵意歸因偏向引導作為自變量,在實驗組中敵意引導句為事先收集到的原因,在無敵意引導組中告知被試“請隨意按一個下面數(shù)字對應(yīng)的鍵”(為了減少額外變量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無引導組的指導語句長度盡量與引導組的平均值保持一致)。(具體操作如下圖)
圖 3 無敵意歸因偏向從眾引導示意圖1.4.2.2 求職者評價任務(wù)Twenge 在研究社會拒絕對攻擊行為的影響中采用了求職者評價任務(wù)(Twenge, Baumeister, Tice, & Stucke, 2001 )。在實驗操縱結(jié)束后告訴所有的參與者另外的參與者(評價自己論文的人)在申請本實驗室的研究助理職位。并且向參與者解釋該職位競爭非常激烈,所以本實驗室打算采用多種方法對候選人進行評估。請參與者填寫一份對另外參與者的評估報告,評估共包括 10 個語句(如,“該應(yīng)聘者是友好的”、“該應(yīng)聘者是思想開放的”、“如果我負責招聘研究助理,我愿意聘用這位應(yīng)聘者”),采用 10 點評分,從強烈不同意(Strongly disagree)到強烈同意(Strongly agree)。在本研究中,在敵意歸因偏向從眾引導范式實施后告知參與者實驗助理正在應(yīng)聘本課題組的正式研究助理,并且告知其該職位的競爭很激烈;該實驗助理是我們在網(wǎng)上招募來的同學,今天是第一次來參加實驗,我們也不熟悉他/她,因此我們想聽取參與者的意見,參與者的評價將作為我們最終是否錄取該同學的重
本文編號:3339420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一般攻擊模型過程
4 元:6 元分配為較為模糊的分配方案,設(shè)置了 20 輪;為了防止被試懷疑實驗的真實性以及多個試次重復單調(diào)的分配方案,影響實驗的效果,特設(shè)置了 2 元:8元分配以及 5 元:5 元分配各 5 輪以豐富分配方案。在實驗助理提出分配方案后,給被試呈現(xiàn)預先收集好的實驗助理如此分配可能的原因,請被試對其原因的同意程度進行選擇。為了增強敵意歸因偏向的引導效果,特增加了從眾引導的操作。改變自己的行為與看法來與他人保持一致的現(xiàn)象稱為從眾( Cialdini & Goldstein, 2004 ),當自己的行為與團體內(nèi)其他成員不一致的時候,即使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個體也會選擇與大多數(shù)人一致的錯誤選擇(Asch, 1956 )。在本研究中,有關(guān)從眾引導的操作為用紅色箭頭指向某一數(shù)字,告知被試之前參加實驗的人中選擇該選項的比例。在本實驗中,采用被試間的設(shè)計,敵意歸因偏向引導作為自變量,在實驗組中敵意引導句為事先收集到的原因,在無敵意引導組中告知被試“請隨意按一個下面數(shù)字對應(yīng)的鍵”(為了減少額外變量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無引導組的指導語句長度盡量與引導組的平均值保持一致)。(具體操作如下圖)
圖 3 無敵意歸因偏向從眾引導示意圖1.4.2.2 求職者評價任務(wù)Twenge 在研究社會拒絕對攻擊行為的影響中采用了求職者評價任務(wù)(Twenge, Baumeister, Tice, & Stucke, 2001 )。在實驗操縱結(jié)束后告訴所有的參與者另外的參與者(評價自己論文的人)在申請本實驗室的研究助理職位。并且向參與者解釋該職位競爭非常激烈,所以本實驗室打算采用多種方法對候選人進行評估。請參與者填寫一份對另外參與者的評估報告,評估共包括 10 個語句(如,“該應(yīng)聘者是友好的”、“該應(yīng)聘者是思想開放的”、“如果我負責招聘研究助理,我愿意聘用這位應(yīng)聘者”),采用 10 點評分,從強烈不同意(Strongly disagree)到強烈同意(Strongly agree)。在本研究中,在敵意歸因偏向從眾引導范式實施后告知參與者實驗助理正在應(yīng)聘本課題組的正式研究助理,并且告知其該職位的競爭很激烈;該實驗助理是我們在網(wǎng)上招募來的同學,今天是第一次來參加實驗,我們也不熟悉他/她,因此我們想聽取參與者的意見,參與者的評價將作為我們最終是否錄取該同學的重
本文編號:33394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394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