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任務難度和認知方式的調節(jié)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5-21 12:13
情緒是一種比較復雜、變化迅速的心理現象,它無時無刻不在伴隨著、影響著我們。情緒對認知活動的影響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現象,也是現在心理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近年來,情緒影響認知的研究已經擴展到認知加工的各個領域,如知覺、注意、記憶、決策等,并且已經提出了很多情緒影響認知的理論模型,如情緒效價模型、積極情緒擴展—建構理論、情緒動機維度模型等等,這些理論模型從不同的側面闡述了情緒對認知的影響。在情緒對認知的影響中,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情緒對注意加工過程的影響。注意靈活性(attentional flexibility)是一種在需要執(zhí)行控制的認知操作中適時轉換注意焦點的能力。在情緒影響注意靈活性的研究中,研究者從情緒效價維度進行的研究發(fā)現,積極情緒促進注意靈活性,而消極情緒降低注意靈活性。最近,Gable與Harmon-Jones(2010a)認為情緒對注意的影響是更為復雜的,動機強度高的情緒窄化注意范圍,而動機強度低的情緒擴展注意范圍。那么,在情緒影響注意靈活性方面是否也符合情緒動機維度模型呢?我們設計了研究一探討這一問題。在研究一中我們通過四個實驗系統(tǒng)研究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前...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11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與問題提出
1 情緒概述
1.1 情緒的概念
1.2 情緒的基本理論
1.3 情緒的分類
1.4 情緒誘發(fā)的主要方法
1.5 情緒的評價方法
2 注意靈活性
2.1 注意靈活性的概念
2.2 注意靈活性的實驗范式
3 情緒對注意的影響
3.1 情緒對注意廣度的影響
3.2 情緒影響注意的腦機制
3.3 情緒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4 任務難度和情緒對注意的影響
4.1 任務難度及其操縱
4.2 任務難度對情緒與認知成績間關系的影響
4.3 任務難度影響情緒與注意間關系的理論解釋
5 認知方式與情緒效應
5.1 認知方式的概念
5.2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的認知加工過程的特點
5.3 認知方式對情緒與認知關系的影響
6 問題提出
6.1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6.2 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
6.3 研究目的
6.4 研究意義
7 研究假設
8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情緒材料評定
1 實驗一 影片材料的評定
1.1 研究目的
1.2 方法
1.3 結果
1.4 結論
2 實驗二 圖片材料的評定
2.1 研究目的
2.2 方法
2.3 結果
2.4 結論
第三章 研究一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1 實驗一 高趨近和低趨近動機的積極情緒條件下的注意靈活性
1.1 實驗目的
1.2 實驗假設
1.3 方法
1.4 結果與分析
2 實驗二 高趨近動機的積極情緒和中性情緒條件下的注意靈活性
2.1 實驗目的
2.2 實驗假設
2.3 方法
2.4 結果與分析
2.5 實驗一與實驗二的討論
2.6 結論
3 實驗三 高低回避動機的消極情緒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3.1 實驗目的
3.2 實驗假設
3.3 方法
3.4 結果與分析
4 實驗四 低回避動機的消極情緒和中性情緒條件下的注意靈活性
4.1 實驗目的
4.2 實驗假設
4.3 方法
4.4 結果與分析
4.5 實驗三與實驗四討論
4.6 實驗三與實驗四結論
5 研究一總結論
第四章 研究二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與任務難度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1 實驗五任務難度對趨近動機的積極情緒影響注意靈活性的調節(jié)作用
1.1 實驗目的
1.2 實驗假設
1.3 方法
1.4 結果與分析
2 實驗六任務難度對回避動機的消極情緒影響注意靈活性的調節(jié)作用
2.1 實驗目的
2.2 實驗假設
2.3 方法
2.4 結果與分析
3 研究二討論
4 研究二結論
第五章 研究三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與認知方式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1 實驗七認知方式對趨近動機的積極情緒影響注意靈活性的調節(jié)作用
1.1 實驗目的
1.2 實驗假設
1.3 方法
1.4 結果與分析
2 實驗八認知方式對回避動機的消極情緒影響注意靈活性的調節(jié)作用
2.1 實驗目的
2.2 實驗假設
2.3 方法
2.4 結果與分析
3 研究三討論
4 研究三結論
第六章 總討論
6.1 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6.2 任務難度對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與注意靈活性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
6.3 認知方式對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與注意靈活性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
6.4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6.5 本研究的局限及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第七章 總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著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等強度情緒性圖片的神經機制——一項fMRI研究[J]. 王艷梅,郭德俊,方平,岳珍珠.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2(01)
[2]超越效價和喚醒——情緒的動機維度模型述評[J]. 鄒吉林,張小聰,張環(huán),于靚,周仁來. 心理科學進展. 2011(09)
[3]注意瞬脫范式中的知覺負載對情緒面孔加工的影響[J]. 葉榕,余鳳瓊,蔣玉寶,汪凱. 心理學報. 2011(05)
[4]情緒性場景圖片加工的ERP研究:成果與問題[J]. 李繼波,黃希庭. 心理學探新. 2010(05)
[5]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在語篇閱讀中抑制外部干擾的眼動研究[J]. 李壽欣,徐增杰,陳慧媛. 心理學報. 2010(05)
[6]情緒與認知方式對決策的影響[J]. 宋靈青,李玉環(huán),劉儒德.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0(01)
[7]不同場認知風格個體的羞恥與悲傷記憶差異[J]. 王覓,高雋,汪智艷,張智豐,錢銘怡.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9(05)
[8]情緒對認知活動的影響[J]. 侯然. 心理研究. 2009(01)
[9]外傾性和正性情緒關系的研究述評[J]. 何媛媛,袁加錦,伍澤蓮,李紅. 心理科學進展. 2008(06)
[10]場依存—獨立認知方式干擾抑制的比較[J]. 宋廣文,韓樹杰.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7(02)
本文編號:3199687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11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與問題提出
1 情緒概述
1.1 情緒的概念
1.2 情緒的基本理論
1.3 情緒的分類
1.4 情緒誘發(fā)的主要方法
1.5 情緒的評價方法
2 注意靈活性
2.1 注意靈活性的概念
2.2 注意靈活性的實驗范式
3 情緒對注意的影響
3.1 情緒對注意廣度的影響
3.2 情緒影響注意的腦機制
3.3 情緒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4 任務難度和情緒對注意的影響
4.1 任務難度及其操縱
4.2 任務難度對情緒與認知成績間關系的影響
4.3 任務難度影響情緒與注意間關系的理論解釋
5 認知方式與情緒效應
5.1 認知方式的概念
5.2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的認知加工過程的特點
5.3 認知方式對情緒與認知關系的影響
6 問題提出
6.1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6.2 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
6.3 研究目的
6.4 研究意義
7 研究假設
8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情緒材料評定
1 實驗一 影片材料的評定
1.1 研究目的
1.2 方法
1.3 結果
1.4 結論
2 實驗二 圖片材料的評定
2.1 研究目的
2.2 方法
2.3 結果
2.4 結論
第三章 研究一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1 實驗一 高趨近和低趨近動機的積極情緒條件下的注意靈活性
1.1 實驗目的
1.2 實驗假設
1.3 方法
1.4 結果與分析
2 實驗二 高趨近動機的積極情緒和中性情緒條件下的注意靈活性
2.1 實驗目的
2.2 實驗假設
2.3 方法
2.4 結果與分析
2.5 實驗一與實驗二的討論
2.6 結論
3 實驗三 高低回避動機的消極情緒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3.1 實驗目的
3.2 實驗假設
3.3 方法
3.4 結果與分析
4 實驗四 低回避動機的消極情緒和中性情緒條件下的注意靈活性
4.1 實驗目的
4.2 實驗假設
4.3 方法
4.4 結果與分析
4.5 實驗三與實驗四討論
4.6 實驗三與實驗四結論
5 研究一總結論
第四章 研究二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與任務難度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1 實驗五任務難度對趨近動機的積極情緒影響注意靈活性的調節(jié)作用
1.1 實驗目的
1.2 實驗假設
1.3 方法
1.4 結果與分析
2 實驗六任務難度對回避動機的消極情緒影響注意靈活性的調節(jié)作用
2.1 實驗目的
2.2 實驗假設
2.3 方法
2.4 結果與分析
3 研究二討論
4 研究二結論
第五章 研究三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與認知方式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1 實驗七認知方式對趨近動機的積極情緒影響注意靈活性的調節(jié)作用
1.1 實驗目的
1.2 實驗假設
1.3 方法
1.4 結果與分析
2 實驗八認知方式對回避動機的消極情緒影響注意靈活性的調節(jié)作用
2.1 實驗目的
2.2 實驗假設
2.3 方法
2.4 結果與分析
3 研究三討論
4 研究三結論
第六章 總討論
6.1 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對注意靈活性的影響
6.2 任務難度對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與注意靈活性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
6.3 認知方式對不同動機強度的情緒與注意靈活性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
6.4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6.5 本研究的局限及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第七章 總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著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等強度情緒性圖片的神經機制——一項fMRI研究[J]. 王艷梅,郭德俊,方平,岳珍珠.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2(01)
[2]超越效價和喚醒——情緒的動機維度模型述評[J]. 鄒吉林,張小聰,張環(huán),于靚,周仁來. 心理科學進展. 2011(09)
[3]注意瞬脫范式中的知覺負載對情緒面孔加工的影響[J]. 葉榕,余鳳瓊,蔣玉寶,汪凱. 心理學報. 2011(05)
[4]情緒性場景圖片加工的ERP研究:成果與問題[J]. 李繼波,黃希庭. 心理學探新. 2010(05)
[5]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在語篇閱讀中抑制外部干擾的眼動研究[J]. 李壽欣,徐增杰,陳慧媛. 心理學報. 2010(05)
[6]情緒與認知方式對決策的影響[J]. 宋靈青,李玉環(huán),劉儒德.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0(01)
[7]不同場認知風格個體的羞恥與悲傷記憶差異[J]. 王覓,高雋,汪智艷,張智豐,錢銘怡.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9(05)
[8]情緒對認知活動的影響[J]. 侯然. 心理研究. 2009(01)
[9]外傾性和正性情緒關系的研究述評[J]. 何媛媛,袁加錦,伍澤蓮,李紅. 心理科學進展. 2008(06)
[10]場依存—獨立認知方式干擾抑制的比較[J]. 宋廣文,韓樹杰.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7(02)
本文編號:31996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9968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