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大學生抑郁研究的趨勢、特征與熱點
發(fā)布時間:2021-04-25 21:32
為宏觀把握國內大學生抑郁研究的趨勢、特征與熱點,本文運用文獻計量可視化分析技術對562篇有效研究文獻進行統計處理。研究結果發(fā)現:62名核心研究者占總研究者的4.4%;31個核心研究機構占總研究機構的9.4%;562篇文獻發(fā)表在304份刊物上,平均每份刊物刊載1.84篇;252種普通刊物刊載416篇文獻,占總刊物的82.89%;北大核心期刊、CSSCI期刊和CSCD期刊源等52份刊物刊載150篇文獻占總刊物的17.11%;261篇文獻共標注了各類基金368項,占總文獻的46.44%;基礎研究、基礎與應用研究兩個層次的文獻401篇,占總文獻的71.35%;心理學和臨床醫(yī)學兩大學科文獻318篇,占總文獻的56.58%。由此可知,國內大學生抑郁研究處于平衡穩(wěn)定期,核心作者群與核心研究機構均未形成,研究成果的量與質均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國家、地方的基金支持力度大,基礎研究、基礎與應用是主要的研究層次,心理學、臨床醫(yī)學是主要研究學科,與抑郁有關的描述、解釋和干預等方面是研究熱點。
【文章來源】:教育觀察. 2019,8(10)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
二、資料和工具
(一)文獻檢索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結果
(一)研究總趨勢
(二)研究特征
1.研究者
2.研究機構
3.文獻來源
4.項目基金、研究層次與學科情況
第一,項目基金。
第二,研究層次。
第三,所屬學科。
(三)研究熱點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核心自我評價對大學生抑郁的影響:應對方式和人際關系困擾的鏈式中介作用[J]. 雷希,王敬群,張苑,葉寶娟,劉翠翠.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4)
[2]大學生抑郁的發(fā)展軌跡:基于潛變量混合增長模型的分析[J]. 黎志華,謝瑋玉,尹霞云,劉文俐,周先進.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4)
[3]近二十年中國大學生心理研究的科學知識圖譜——基于CiteSpace V的可視化分析[J]. 廖友國,林木明,何偉.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2)
[4]團體訓練對大學生抑郁情緒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J]. 胡如艷,陳嘉,王艷菊,陳真真.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7(05)
[5]大學生抑郁癥狀及其與健康促進行為的相關性[J]. 曹文君,管振鈞,吳婷,王金燕,王瑞君,劉旭東.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7(02)
[6]基于普賴斯定律和綜合指數法的核心著者測評——以《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為例[J]. 宗淑萍.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6(12)
[7]我國醫(yī)學類大學生抑郁患病率的系統評價[J]. 龔韓湘,伍寶玲,張雅蘭,曾東漢,周梅芳.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6(10)
[8]高校貧困生抑郁心理及影響因素研究[J]. 張秀梅,王中對,廖傳景. 高校教育管理. 2016(02)
[9]淺析大學生抑郁心理的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J]. 楊曦,陳遇春.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5)
[10]社交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抑郁高危人群特征調查研究[J]. 陳捷,卓瑪. 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5(06)
本文編號:3160130
【文章來源】:教育觀察. 2019,8(10)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問題的提出
二、資料和工具
(一)文獻檢索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結果
(一)研究總趨勢
(二)研究特征
1.研究者
2.研究機構
3.文獻來源
4.項目基金、研究層次與學科情況
第一,項目基金。
第二,研究層次。
第三,所屬學科。
(三)研究熱點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核心自我評價對大學生抑郁的影響:應對方式和人際關系困擾的鏈式中介作用[J]. 雷希,王敬群,張苑,葉寶娟,劉翠翠.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4)
[2]大學生抑郁的發(fā)展軌跡:基于潛變量混合增長模型的分析[J]. 黎志華,謝瑋玉,尹霞云,劉文俐,周先進.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4)
[3]近二十年中國大學生心理研究的科學知識圖譜——基于CiteSpace V的可視化分析[J]. 廖友國,林木明,何偉.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2)
[4]團體訓練對大學生抑郁情緒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J]. 胡如艷,陳嘉,王艷菊,陳真真.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7(05)
[5]大學生抑郁癥狀及其與健康促進行為的相關性[J]. 曹文君,管振鈞,吳婷,王金燕,王瑞君,劉旭東.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7(02)
[6]基于普賴斯定律和綜合指數法的核心著者測評——以《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為例[J]. 宗淑萍.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6(12)
[7]我國醫(yī)學類大學生抑郁患病率的系統評價[J]. 龔韓湘,伍寶玲,張雅蘭,曾東漢,周梅芳.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6(10)
[8]高校貧困生抑郁心理及影響因素研究[J]. 張秀梅,王中對,廖傳景. 高校教育管理. 2016(02)
[9]淺析大學生抑郁心理的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J]. 楊曦,陳遇春.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5)
[10]社交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抑郁高危人群特征調查研究[J]. 陳捷,卓瑪. 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5(06)
本文編號:31601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6013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