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華社會情緒能力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特拉華社會情緒能力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建立特拉華社會情緒能力量表(Delaware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y Scale,DSECS)中文版,并驗證其在我國青少年群體中的信、效度。方法:將量表通過翻譯后回譯的方式建立特拉華社會情緒能力量表(DSECS)中文版。在湖南省、上海市、河南省、甘肅省八所中學進行分層整群抽樣,共抽取四個年級中學生1864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被試年齡分布為12~18歲,男生903名,女生961名。一個月后隨機抽取原始樣本中的三個班共189名被試進行重測。通過SPSS和AMOS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Cronbach'sα系數(shù)、重測信度和項目間相關(guān)系數(shù)作為信度指標;采用結(jié)構(gòu)效度和效標關(guān)聯(lián)效度作為效度指標。結(jié)果:(1)內(nèi)部一致性:總量表α系數(shù)為0.78,各條目與總分之間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12~0.75;各分量表的α系數(shù)在0.46~0.61之間,各分量表的條目間平均相關(guān)系數(shù)在0.16~0.75之間;(2)重測信度:總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80,各分量表的重測信度在0.68~0.77之間;(3)效標效度: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表明,社會情緒能力與欺負受害及抑郁均顯著相關(guān),社會情緒能力總分與欺負受害和抑郁的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171和-0.187;(4)驗證性因素分析各項結(jié)果顯示,以下6個指數(shù)均符合測量學標準:(1)χ2/df=3.480、(2)CFI=0.941、(3)IFI=0.941、(4)TLI=0.918、(5)RFI=0.902、(6)RMSEA=0.046。結(jié)論:特拉華社會情緒能力量表(DSECS)中文版基本達到測量學要求,可以作為評估社會情緒能力的測量工具。
【關(guān)鍵詞】:社會情緒能力 中學生 信度 效度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2.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前言8-11
- 2 樣本與方法11-15
- 2.1 研究對象11-12
- 2.2 研究工具12-13
- 2.2.1 特拉華社會情緒能力量表中文版12
- 2.2.2 特拉華欺負受害量表中文版(學生卷)(DBVS-S)12
- 2.2.3 抑郁量表12-13
- 2.3 研究方法13-15
- 2.3.1 測驗程序13
- 2.3.2 統(tǒng)計分析方法13-15
- 3 結(jié)果15-26
- 3.1 社會情緒能力量表項目分析15
- 3.2 測驗信度分析15-16
- 3.2.1 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15-16
- 3.2.2 重測信度16
- 3.2.3 項目間相關(guān)系數(shù)16
- 3.3 測驗效度分析16-22
- 3.3.1 總量表與各分量表得分間的相關(guān)16-17
- 3.3.2 結(jié)構(gòu)效度分析17-21
- 3.3.3 效標效度21-22
- 3.4 社會情緒能力的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分析22-26
- 3.4.1 社會情緒能力的年級差異比較22-23
- 3.4.2 社會情緒能力的性別差異比較23-24
- 3.4.3 社會情緒能力的城鄉(xiāng)差異比較24
- 3.4.4 是否獨生子女得分比較24-26
- 4 討論26-31
- 4.1 信、效度分析26-28
- 4.1.1 信度分析26-27
- 4.1.2 效度分析27-28
- 4.2 社會情緒能力的群組特點分析28-30
- 4.2.1 社會情緒能力的年級差異28-29
- 4.2.2 社會情緒能力的性別差異29
- 4.2.3 社會情緒能力的城鄉(xiāng)差異29
- 4.2.4 社會情緒能力的是否獨生子女差異29-30
- 4.3 研究的不足之處30-31
- 5 結(jié)論31-32
- 參考文獻32-36
- 綜述 社會情緒能力研究綜述36-52
- 1.1 社會情緒能力相關(guān)概念36-38
- 1.1.1 情緒能力36-37
- 1.1.2 社會能力37
- 1.1.3 社會情緒能力37-38
- 1.2 社會情緒能力理論模型38-41
- 1.2.1 情緒能力理論模型38-39
- 1.2.2 社會能力理論模型39-40
- 1.2.3 社會情緒能力理論模型40-41
- 1.3 社會情緒能力對其他心理變量的影響41-43
- 1.4 現(xiàn)有評估工具的不足43-45
- 1.5 社會情緒學習45-47
- 參考文獻47-52
- 附錄52-55
- 致謝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寧;;是什么導致了“社會情緒反向”[J];政工學刊;2013年05期
2 梁艷;;關(guān)于建立社會情緒疏導機制的思考[J];武警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徐曉坤,王玲玲,錢星,王晶晶,周曉林;社會情緒的神經(jīng)基礎(chǔ)[J];心理科學進展;2005年04期
4 李茵,申繼亮,陳勃;成人期社會情緒問題研究進展[J];心理學動態(tài);1999年04期
5 唐鈞;蔣宇芝;;社會情緒的災后疏導亟待加強[J];中國減災;2013年01期
6 湯玲;;網(wǎng)絡(luò)論爭中的青年社會情緒及價值取向解讀——以“上海地鐵二運事件”為例[J];當代青年研究;2013年02期
7 劉永明;賈林祥;;個體社會情緒的發(fā)展、調(diào)適與社會適應[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郭軍鋒;羅躍嘉;;社會情緒負性偏向的事件相關(guān)電位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6期
9 石勇;;“文青化”的中國時刻[J];南風窗;2013年03期
10 李慕箴;評俄羅斯現(xiàn)時的一種社會情緒[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曉坤;王玲玲;錢星;王金晶;周曉林;;社會情緒的神經(jīng)基礎(chǔ)[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曾莉;社科院開展社會情緒調(diào)查[N];湖北日報;2011年
2 冷遠山;要關(guān)注“社會情緒反向”背后的社會成因[N];呼和浩特日報(漢);2013年
3 駐蘇記者 朱金龍 實習生 陳雁;未來教育重要的是培養(yǎng)社會情緒能力[N];文匯報;2010年
4 張劍 (學生);不給救護車讓道背后的社會情緒[N];健康報;2012年
5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心態(tài)研究報告(2012-2013)》主編 王俊秀;關(guān)注社會情緒 促進社會認同[N];文匯報;2013年
6 記者 李瑞英;重視“社會情緒反向”[N];光明日報;2013年
7 魏文彪;緣何會出現(xiàn)社會反向情緒[N];中華工商時報;2013年
8 曹林;公眾人物應用理性引導社會情緒[N];長春日報;2013年
9 社會學研究者 張結(jié)海;平抑“社會情緒”考驗政府智慧[N];廣州日報;2014年
10 特約評論員 笑蜀;遏制社會情緒極端化和暴戾化從何下手[N];經(jīng)濟觀察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楊;@人民日報昆明“3·1”暴恐事件微博傳播中的社會情緒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2 朱新鑫;特拉華社會情緒能力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3 胡凱;小學高年級社會情緒健康干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4 段慧丹;從嫉妒到怨恨:當代中國社會情緒的變遷(1978年—至今)[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5 劉
本文編號:2935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