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城市農民工子女同伴關系與安全感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0 10:59
【摘要】:城市農民工子女是指出生在農村,后隨父母由農村來到城市、但戶口不在城市的青少年兒童。對于這一特殊群體而言,父母忙于生計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難以從父母那里獲得足夠的關懷與愛。同伴關系是兒童重要的人際關系。在小學階段,兒童的交往對象慢慢地由父母轉向同伴,從同伴那里獲得支持與溫暖,從發(fā)展心理學角度來講,這是其重要的人生階段新命題。但由于城市農民工子女從生活許久的農村來到陌生的城市,一時無法適應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和城市的生活方式,他們除了學校的同伴外,在這個城市里很難再有獲得其他同伴關系的機會,所以良好的同伴關系對于城市農民工子女來說更加重要。同時,由于城市農民工子女在父母和同伴那里得不到情感與心理上的歸屬感、滿足感,容易造成安全感的匱乏。因此探討如何提高城市農民工子女的同伴關系與安全感水平尤其具有現實意義。本研究分兩個部分:研究一,對城市農民工子女同伴關系與安全感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并研究城市農民工子女同伴關系與安全感的關系。采用整群抽樣的方式,選取了某主要接收周邊城市農民工子女小學的五、六年級303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通過與各班班主任溝通得以確認,五六年級的被試均符合本研究對于城市農民工子女的界定,其中有效被試287人;研究二,設計針對性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通過干預來提高城市農民工子女同伴關系水平,進而提升其安全感。采用實驗組(43人)、安慰劑組(43人)、對照組(43人)對比實驗設計,對實驗組被試施加8次針對同伴關系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對安慰劑組被試施加8次不涉及同伴關系的非針對性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對照組不施加任何處理。干預結束后,分別對3組前后測數據以及3組之間的對比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研究結論如下:研究一表明:城市農民工子女的同伴關系在性別和是否班委上存在顯著差異;城市農民工子女的安全感在性別和是否班委上存在顯著差異;城市農民工子女同伴關系與安全感及其各維度(人際安全感維度和確定控制感維度)之間均存在顯著正相關。研究二表明:針對性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能夠顯著提高城市農民工子女的同伴關系水平,從而提升其安全感。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B84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蓉;;城市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問題的對策及建議[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年03期

2 劉文烈;魏學文;;城市農民工多維貧困及治理路徑研究[J];齊魯學刊;2016年06期

3 石軍紅;常向東;;城市農民工子女孤獨感與抑郁的相關性[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7年11期

4 賀雯;莫瓊瓊;;初中階段城市農民工子女的社會認同研究[J];心理學探新;2015年02期

5 孫遠太;;基于福利獲得的城市農民工幸福感研究——以河南875個樣本為例[J];西北人口;2015年03期

6 王曉毅;樊天玉;畫天增;;淺議城市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J];情感讀本;2015年02期

7 楊風;;城市農民工社會排斥問題研究[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8 康紹霞;;關于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的調查與研究——基于河南省鄭州市的數據[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9 譚英俊;段瑞瓊;;民生熱點:城市農民工住房問題研究綜述[J];行政與法;2013年10期

10 熊猛;葉一舵;;城市農民工子女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自尊的中介與調節(jié)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肖麗;;金融危機下南北方城市農民工主觀感受及未來去向差異性研究——基于南北城市583名農民工的實證調查[A];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宏觀管理與政策學科青年基金獲得者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巴志鵬;;邊緣人:城市農民工問題研究[A];中國現代社會民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熊猛;葉一舵;;城市農民工子女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及其心理機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任麗新;;二元勞動力市場與城市農民工的權益保護問題[A];山東省社會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周芳苓;;從和諧發(fā)展視角探討我省城市農民工與城市居民關系問題[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4年“社會工作、社會學與構建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白潔;朱天麗;陳纖纖;吳念陽;;上海市農民工子女自我概念的分享閱讀干預實驗[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7 白郁欣;;農村居民城鎮(zhèn)化意愿特征與趨勢[A];持續(xù)發(fā)展 理性規(guī)劃——2017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9小城鎮(zhèn)規(guī)劃)[C];2017年

8 葉一舵;熊猛;;城市農民工子女團體歸屬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及其心理機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官錫強;;從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看城市農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選擇[A];中國第四次人的發(fā)展經濟學研討會——理論構建、實踐構建與人的發(fā)展經濟學的大眾化網絡化論文集[C];2012年

10 朱冬梅;;城市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姚軍;西部中心城市農民工生存發(fā)展問題的研究之作[N];陜西日報;2018年

2 周均虎;社會應關注城市農民工健康問題[N];農民日報;2012年

3 記者 李志軍;晉城市農民工不再為拖欠工資發(fā)愁[N];山西日報;2007年

4 省政協委員 周廣軍;關注城市農民工問題[N];友報;2006年

5 都宜金;城市農民工屬性理論研討會綜述[N];安徽日報;2003年

6 江立華;論城市農民工的平等競爭權[N];中國社會報;2003年

7 劉暢;制度排斥與城市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N];中國社會報;2003年

8 甘滿堂 王克強;城市農民工貧困、保障問題之對策[N];中國社會報;2004年

9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李峰;當前城市農民工社會保障的關鍵問題[N];中國建設報;2004年

10 來建強;城市農民工生存狀況調查[N];楚雄日報(漢);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陳小華;城市農民工同住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郝清;城市農民工人力資本轉化研究[D];青島大學;2008年

3 郭金豐;城市農民工人社會保障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李平;中國轉型時期城市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張偉兵;城市農民工養(yǎng)老保險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6 李德;轉型期城市農民工的婚姻策略[D];上海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陽;城市農民工子女自我接納與攻擊性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年

2 徐明佳;城市農民工子女同伴關系與安全感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年

3 張聽;城市農民工基督徒調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年

4 邵望玉;社會治理視域下城市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7年

5 鄭倩;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視域下的遼寧省城市農民工社會融入問題研究[D];沈陽大學;2014年

6 崔蓮;城市農民工行使選舉權困境的法律思考[D];延邊大學;2015年

7 秦潔;城市化進程中城市農民工子女就學政策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梁新文;中國社會轉型期城市農民工公民身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9 廖耀輝;我國城市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8年

10 蔣平;城市農民工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267251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67251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623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