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主觀社會階層與不平等規(guī)避的關系:人際敏感性和信任的影響
【圖文】:
圖 2-2 人際信任在主觀社會階層與不平等規(guī)避行為之間的調節(jié)效應圖觀階層與不平等分配滿意度之間的關系如同 3.2 所示,使用相同步驟和程序,再次構建主觀階層與不平等分配滿間可能存在的復合模型 M2。結果顯示,主觀階層對人際敏感性和不平等分配滿意度的正向預測作用顯=-0.473,t=-7.449,p<0.001;β=0.186,t=2.373,p<0.05),但是人際敏不平等分配滿意度的影響不顯著(β=-0.063,t=-0.931,p>0.05),可見感性并不能在主觀階層與不平等分配滿意度之間起到中介作用。而在人際調節(jié)作用檢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只有其與主觀階層的交互項對不平等分配滿意響作用顯著(β=-0.188,t=-2.560,p<0.01),人際信任與主觀階層的交人際敏感性不顯著(β=0.055,t=1.022,p>0.05),人際信任與人際敏感互項對不平等分配滿意度不顯著(β=-0.078,t=-0.959,p>0.05)?芍A層與分配滿意度之間的有中介的調節(jié)模型不成立。
圖 2-3 人際信任在主觀社會階層與不平等分配滿意度之間的調節(jié)效應圖論觀社會階層與不平等規(guī)避行為的關系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主觀階層對不平等規(guī)避行為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同時感性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主觀階層與人際敏感性之間存在負向預測主觀階層越高,個體往往對人際關系更加不敏感,這與已有研究相一ornsdottir, Alaei, & Rule, 2017)。同時人際敏感性與不平等規(guī)避行為之間負向預測關系,可見個體在面對不平等分配情境時,并不是只關注自身所益的多寡,也并非只關注當前決策中自身的心理和情緒感受,而是將決策自己與他人關系的影響也考慮在內。這說明低主觀階層個體即使是在面對身發(fā)展的利益分配時,仍能考慮其他因素對分配結果的影響,而不是只關利益,,也反映出低主觀階層個體具有更多的消極、退縮行為傾向(McCakstein, & Mills, 1999; Masillo, et al., 2012),更多地選擇安于現(xiàn)狀而不是選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B8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一舵;賴運成;;中學生人際敏感性問卷的編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5年06期
2 史燕偉;徐富明;羅教講;李燕;劉程浩;;行為經濟學中的信任:形成機制及影響因素[J];心理科學進展;2015年07期
3 李慶功;吳素芳;傅根躍;;兒童同伴信任和同伴接納的關系:社會行為的中介效應及其性別差異[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5年03期
4 胡小勇;李靜;蘆學璋;郭永玉;;社會階層的心理學研究:社會認知視角[J];心理科學;2014年06期
5 蘆學璋;郭永玉;李靜;;社會階層與親社會行為:回報預期的調節(jié)作用[J];心理科學;2014年05期
6 肖鳳秋;鄭志偉;陳英和;;親社會行為產生機制的理論演進[J];心理科學;2014年05期
7 凌斌;王重鳴;;時間距離對于驗證性信息加工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4年08期
8 張珊明;鐘毅平;陳蕓;;內隱啟動條件下權力對人際敏感性的影響[J];心理學探新;2014年04期
9 劉興哲;賀雯;孫亞文;;社會階層及其心理效應[J];心理研究;2014年03期
10 張書維;許志國;徐巖;;社會公正與政治信任:民眾對政府的合作行為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1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賴運成;中學生人際敏感性的結構、特點及其與相關因素的關系[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胡月;主觀階層對大學生社會公平感的作用及其心理機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楊沈龍;不同社會階層系統(tǒng)公正感的差異及其機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3 肖航;不同社會階層分配公平感的研究—公正敏感性的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4 陳磊;中國社會階層發(fā)展多元化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5 雷鳴;政治體系中的信任與秩序[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6676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66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