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心理素質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Abstract]:For more than 30 years, th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has made a lot of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in its concept, perspective, method and content,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the lack of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the lack of in-depth research on basic theory, and so on. The research method needs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and the practical effect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next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integrating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to reduce differences;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other disciplines to explore the basic theory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en empirical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combine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earch.
【作者單位】: 第三軍醫(yī)大學醫(yī)學教育教研室;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健康與老年服務學院;北京軍區(qū)北戴河療養(yǎng)院同位素科;
【基金】:重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醫(yī)學碩士研究生心理素質教育模式構建及實證研究”(2014PY72),項目負責人:蘇紅 重慶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大學生心理危機防控與干預系統(tǒng)的構建研究”(2014-GX-060),項目負責人:任俊圣
【分類號】:B8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炳南;;論心理素質形成和發(fā)展的機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賀英;趙夢雪;王立菲;陸地;張麗;王皖曦;楊國愉;;野戰(zhàn)部隊新兵心理素質特點的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年09期
3 陳健芷;沈悅;劉佳;;大學生心理訓練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林青;;醫(yī)學研究生心理素質教育影響因素分析[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7年03期
5 劉衍玲;潘彥谷;唐凌;;基于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建構[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衍玲;小學生心理素質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羅品超;大學生心理素質構成因素及其測量工具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瑛;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杜征;陸軍建制團軍人心理素質特點與教育訓練模式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5 劉耘;常駐高原軍人心理素質特點及教育訓練模式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渝成;吳正吉;黃祖春;唐全;;學習困難學生的心理特征及綜合干預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0年18期
2 余欣欣;吳素梅;;大學生心理素質與主觀幸福感:自尊的中介作用[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朱占占;;高職通識教育《智力與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改革初探——以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4 王立菲;楊國愉;趙夢雪;馮正直;;自動思維、童年期創(chuàng)傷與新兵抑郁的關系[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5年15期
5 王滔;張大均;陳建文;;我國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20年的回顧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6 王貴君;;職業(yè)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阜新第一職專心理健康工作啟示[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年17期
7 劉金平;心理素質的本質和結構新探[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8 朱海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基于團體心理訓練的視角[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李紹明;;女大學生心理素質模型的探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24期
10 莊炯梅;;創(chuàng)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路徑[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璇;;民辦高校學生心理素質狀況調查研究[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燕;中學生學習心理素質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趙菲;論團體心理訓練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D];遼寧大學;2011年
3 黃姝;改制后油田高中和地方高中學生語文學習現(xiàn)狀比較及原因策略思考[D];延邊大學;2011年
4 蔣婷;農(nóng)民工子女與城市居民子女學習適應性的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麗霞;中學生視覺空間智能計算機情境化測評方法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徐桂清;師范生的心理素質、學校適應及其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崔源琳;小學高年級學生感受到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對其參加課外活動積極性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2年
8 尹宏;流動兒童學習適應問題及學校管理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滔;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及其發(fā)展特點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田瀾;小學生學習適應問題及其教育干預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宏;高師院校大學生心理素質調查研究及自殺危機干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2 陳竺;王興泰;李家德;王東勇;陸小龍;;駐新疆基層部隊軍人心理健康維護模式探討[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鄒玉龍;;家庭教養(yǎng)方式研究綜述[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1期
4 黃艷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建立和諧宿舍關系[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5 楊國愉,馮正直,劉云波,張艷,張均;高海拔環(huán)境下駐訓軍人情緒特點的動態(tài)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15期
6 郝世君;馮正直;楊國愉;汪鳳;付金林;李勝紅;卞永橋;;心理素質訓練對電子對抗兵人際交往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22期
7 馮正直;汪鳳;;中國軍人心理素質量表常模建立與應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年13期
8 楊國愉,馮正直,秦愛粉,劉云波,汪濤,廖雅琴,王江瀾,劉俊麗;高原訓練期間軍人認知功能的追蹤研究[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9 馮正直;汪濤;楊國愉;鐘鐵軍;夏本立;李國良;劉云波;廖雅琴;姜巍;王江瀾;;心理素質訓練對軍人應對方式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10 楊國愉;夏本立;鐘鐵軍;馮正直;王平;王海鷹;宋德明;李國良;劉云波;汪濤;;心理素質訓練對軍人個性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建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結構、機制與功能[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媛;大學生自立意識的初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滔;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及其發(fā)展特點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汪鳳;軍人心理素質結構及常模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3 余紅艷;負性情境下不同心理素質水平軍人自主神經(jīng)反應特點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曉燕;尤海軍;;努力實現(xiàn)人的心理素質的現(xiàn)代化[J];黑河學刊;2007年03期
2 管紹臣;劉麗娜;;培養(yǎng)高職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探討[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03期
3 ;擁有10大心理素質與朋友你分享人生精彩[J];青春期健康;2009年01期
4 王鋒;如何培養(yǎng)女性良好的心理素質[J];貴州教育;2002年03期
5 袁梅;教師應注意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J];貴州教育;2002年05期
6 張富洪;;二十一世紀教師應具有的心理素質[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0年11期
7 ;“心理素質”的內容結構分析[J];北京成人教育;2000年03期
8 劉健;素質教育要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J];吉林教育科學;2000年11期
9 陳政文;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校長事業(yè)走向成功之必備[J];人民教育;2000年03期
10 楊西國;論寫作心理素質的功能質[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宋慶蘭;;護士的心理素質與心身護理[A];全國民政醫(yī)學護理專業(yè)第三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2 江琦;張大均;;青少年考試心理素質的理論建構及問卷編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紅義;;河南省師范生心理素質調查與分析[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4 王建軍;李逸龍;;心理素質及其在大學生成長和成才中的作用[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5 孟亮;房居清;;教學中教師的心理素質對學生的影響[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趙興奎;張大均;;心理素質:結構構建及分類意義[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荊華;;淺談護士的心理素質與修養(yǎng)[A];河南省急診新理念、新視角培訓班及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郝小萍;;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安全生產(chǎn)的重要保證[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9 嚴冬云;;中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04年
10 徐永麗;張琦;張德全;;青少年的心理素質與人的全面發(fā)展[A];齊齊哈爾市首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曉波;強化指揮員的心理素質[N];解放軍報;2006年
2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沃建中;提升學生的成功心理素質[N];人民日報;2009年
3 江蘇總隊淮安市支隊 朱波;提高哨兵心理素質的思考[N];人民武警;2003年
4 段莉 楊勇;班主任應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N];黔西南日報;2008年
5 項城市教師進修學校 魏懷明;淺析教師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N];學知報;2011年
6 馬汝偉;企業(yè)家的心理素質[N];青海日報;2001年
7 侯軼男;聲樂教學中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N];音樂周報;2002年
8 徐曉兵 錢萌;廬江縣六項措施強化干部心理素質[N];巢湖日報;2006年
9 記者 蒙志軍 實習生 白婷婷;我省首次在選拔領導人才中使用心理素質測試[N];湖南日報;2006年
10 白玉明;房企領導應具備的心理素質(下)[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江琦;大中學生考試心理問題及考試績效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戴智杰;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2 張巖;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及其教育[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3 熊梓云;論心理素質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大連海事大學;2006年
4 連鴻丹;提高中專學生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探索與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5 何穎;理工科大學生心理素質問題分析及教育對策[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徐桂清;師范生的心理素質、學校適應及其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馨;公眾心理素質判斷標準及其訓練的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8 劉娣;新時期研究生心理素質的特點與教育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9 劉嫦娥;企業(yè)中層管理人員心理素質測評系統(tǒng)的研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蘇曉奇;初中生心理素質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3144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31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