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3~6歲聾啞兒童面部表情識別特點

發(fā)布時間:2018-07-17 08:13
【摘要】:目的考察3~6歲聾啞兒童與正常兒童在四種基本情緒和不同面部線索條件下對面部表情識別的差異。方法納入30名聾啞兒童與30名正常兒童分別為聾啞組與對照組,觀看三種面部線索(面部、眼睛、嘴部)下的四種基本情緒(開心、憤怒、悲傷、恐懼)圖片,選擇對應面部表情的情緒詞。結(jié)果聾啞組根據(jù)完整面部線索識別開心[(97.50±6.89)vs.(95.42±8.33)]、憤怒[(48.10±14.76)vs.(45.42±14.80)]、悲傷[(50.42±17.82)vs.(47.08±17.63)]、害怕[(67.08±15.21)vs.(52.92±17.95)]情緒的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聾啞組根據(jù)單獨眼睛線索識別憤怒[(43.75±12.17)vs.(36.67±16.00)]、害怕[(47.92±15.78)vs.(45.83±14.31)]情緒的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聾啞組根據(jù)單獨嘴部線索識別開心[(85.00±18.97)vs.(80.42±18.43)]、憤怒[(29.58±17.82)vs.(27.92±16.48)]情緒的能力高于對照組,悲傷情緒識別能力低于對照組[(47.08±7.58)vs.(54.17±20.7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jié)論聽力障礙給聾啞兒童情緒識別能力帶來心理補償,總體上情緒識別能力高于一般兒童;聾啞兒童在單獨嘴部線索條件下悲傷表情的識別能力低于一般兒童,與聽力障礙有一定關聯(liá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between 3 and 6 year old deaf children and normal children under four basic emotions and different facial cues. Methods 30 deaf-mute children and 30 normal children were enrolled as deaf and mut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images of four basic emotions (happy, angry, sad, fear) under three facial cues (face, eyes, mouth) were observed. Select the emotional words that correspond to the facial expression. Results the scores of happiness recognition, anger (48.10 鹵14.76) vs. (45.42 鹵14.80), sadness [(50.42 鹵17.82) vs. (47.08 鹵17.63)] and fear [(67.08 鹵15.21) vs. (52.92 鹵17.95)] in the deaf mut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97.50 鹵6.89) vs. (95.42 鹵8.33), (48.10 鹵14.76) vs. (45.42 鹵14.80), (50.42 鹵17.63), (67.08 鹵15.21) vs. (, 52.92 鹵17.95),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anger and fear in deaf mut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single eye cues [(43.75 鹵12.17) vs. (, 36.67 鹵16.00), (47.92 鹵15.78) vs. (, 45.83 鹵14.31), (47.92 鹵15.78) vs. (, 45.83 鹵14.31),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bility of identifying happiness and anger (29.58 鹵17.82) vs. (27.92 鹵16.48) in deaf mut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85.00 鹵18.97) vs. (80.42 鹵18.43), and the ability of sad emotion recogni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47.08 鹵7.58) vs. (54.17 鹵20.7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hearing impairment brings psychological compensation to deaf-mute children's emotional recognition ability, which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children, and the ability of hearing-mute children to recognize sad expression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ingle mouth cues i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children. It is associated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作者單位】: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分類號】:B84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王柳生;錢萼;張慶;潘發(fā)達;;面部表情識別中眼睛的線索作用[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年06期

2 陳瑜;姚志劍;謝世平;杜經(jīng)綸;曹燕翔;陳啟豹;;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面部表情識別功能障礙的初步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7年05期

3 莫書亮,蘇彥捷;兒童情緒表情識別的眼睛線索之發(fā)展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6期

4 郭嘉;靜進;;孤獨癥譜系障礙的面部表情認知特征研究進展[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9年06期

5 董毅;李曉駟;汪凱;夏海濤;熊祖?zhèn)?謝思思;郜見亮;吳麗敏;;精神分裂癥患者面孔情緒認知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07年07期

6 陳建軍;田仰華;董文文;汪凱;靳勝春;;利用情緒面孔嵌合圖形研究精神分裂癥的注意偏向[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2年04期

7 邱天龍;杜曉新;張偉鋒;蔡勇剛;張雷;張青;;眼部、嘴部信息削弱對自閉癥兒童表情識別的影響[J];中國特殊教育;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千保;蔡蓉;;聾童與聽力正常兒童的情緒理解及其比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03期

2 王柳生;錢萼;張慶;潘發(fā)達;;面部表情識別中眼睛的線索作用[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年06期

3 閆瑾;姜志梅;郭嵐敏;呂洋;孫奇峰;李興洲;王立蘋;;孤獨癥兒童混合面部表情識別及面孔性別區(qū)分能力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年10期

4 邱天龍;杜曉新;孫野;肖菊英;;12~16歲孤獨癥兒童面孔表情識別的情緒啟動效應[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年03期

5 梁素改;司徒明鏡;黃頤;;孤獨癥譜系障礙特質(zhì)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4年05期

6 程賡;董毅;汪凱;朱春燕;李孝明;耿峰;張鳳鳳;陳新宇;;疾病穩(wěn)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眼區(qū)情緒識別缺陷及其與焦慮、抑郁情緒的相關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11期

7 馬雪玲;李建明;鄒義壯;譚淑平;;精神分裂癥面孔信息加工的研究進展[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06期

8 夏海濤;董毅;靳勝春;張志軍;汪凱;;精神分裂癥患者面部表情認知與執(zhí)行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9年05期

9 關宏會子;;結(jié)構(gòu)化教育(TEACCH)在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年02期

10 隋光遠;劉聰;;策略性博弈中的心理理論推理研究評述[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于艷紅;情志刺激致病五段式模式假說提出及初步驗證[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2 郭文斌;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面部表情識別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劉永琴;心理模塊觀:認知心理學研究的一種新范式[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琳;3~6歲幼兒秩序感的發(fā)展特點[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葛吉艷;13至15歲青少年對憤怒表情覺察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展寧寧;幼兒的情緒認知能力和同伴關系的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許冰靈;學前兒童對圖畫作者的情緒狀態(tài)及特質(zhì)與其作品關系的認知[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鄒巍;6-11歲兒童面部表情識別過程的眼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曉燕;QQ面部表情圖片的識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7 朱翔貞;精神分裂癥患者情緒記憶損害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9年

8 田博;3-6歲幼兒情緒理解與心理理論發(fā)展特征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9 陳建軍;利用情緒面孔嵌合圖形和線段等分研究精神分裂癥的注意偏向[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鐘周平;探究表情[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靜進;社會腦與孤獨癥兒童的社會認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4年05期

2 郜見亮;李曉駟;汪凱;李澤愛;董毅;熊祖?zhèn)?吳麗敏;謝思思;;精神分裂癥患者情緒認知缺陷及其與精神癥狀的相關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11期

3 韓t}t};王益文;洪慧;徐艷嬌;;面孔呈現(xiàn)順序?qū)植勘砬樽R別的影響[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4 喬建中;表情判別能力的發(fā)展特點與影響因素[J];心理科學;1998年01期

5 龐麗娟,田瑞清;兒童社會認知發(fā)展的特點[J];心理科學;2002年02期

6 莫書亮,蘇彥捷;兒童情緒表情識別的眼睛線索之發(fā)展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6期

7 隋雪;任延濤;;面部表情識別的即時加工過程[J];心理學報;2007年01期

8 莫書亮;陳楚僑;;精神分裂癥對情緒的面部表情加工及其神經(jīng)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08年02期

9 牟麗霞;陳永勝;;任務、年齡和性別對幼兒情緒理解成績的影響[J];心理學探新;2006年02期

10 王麗娟;姚雪;羅紅格;;自閉癥兒童面孔識別障礙的理論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9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蔣長好;大中學生面部表情加工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曉彥;面部表情識別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2 嚴淑瓊;自閉癥兒童面部表情加工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曲成毅,劉真英,張秀玲,張佩英,王潔榮,王書荃;Hiskey—Nebraska學習能力測驗山西省城市常模第一次修訂[J];心理科學;1989年02期

2 童長江;12—16歲聾啞兒童智力發(fā)展水平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88年04期

3 魏華忠;聾啞兒童口語記憶與手語記憶的實驗研究[J];心理學報;1981年01期

4 熊昌娥;陳曉;陳子敏;熊虎;喻嫦娥;;咸寧市聾啞學生人格特征和孤獨感的相關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9年06期

5 朱曼殊,武進之;對正常兒童、聾啞兒童和盲童的一項比較研究——語言和思維發(fā)展的關系[J];心理科學;1982年01期

6 徐震雷,李心天;聾啞兒童與正常兒童鏡像書寫的比較[J];心理學報;1990年04期

7 胡連榮;手勢趣話縱橫談[J];知識就是力量;1999年11期

8 黃煜峰,傅安球,林祟德,沈德立;兒童與青少年情緒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86年01期

9 方建移;聾兒的心理特點與教育初探[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0年04期

10 李洪曾;鄭美玲;劉燕;賈敏;胡育;;上海市市區(qū)幼兒瑞文測驗常模的制定[J];上海教育科研;198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張增慧;;7-12歲學齡兒童聾啞兒童及成人視、觸大小知覺實驗研究[A];全國第五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1984年

2 朱曼殊;武進之;;對正常兒童、聾啞兒童和盲童的一項比較研究——語言和思維發(fā)展的關系[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shù)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上)[C];1981年

3 李德高;張積家;;先天聾啞人的語音、正字法意識和概念知識結(jié)構(gòu)[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周秀章;王建華;秦金環(huán);陰國恩;;兒童及青少年基本情緒認知發(fā)展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5 童秋萍;唐日新;羅潔琴;;初中學生心理彈性與氣質(zhì)、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楊英琪;聾啞兒童面部表情加工的ERP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2 王乃芳;聾啞兒童情緒管理和人際交往的繪畫治療:基于精神動力學的視角[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3 初春;聾啞初中生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對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李琰;榜樣示范和認知系統(tǒng)激活對小學高年級聾生延遲滿足能力的影響[D];河南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12975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212975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86a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