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3~5歲幼兒基于面孔的信任判斷的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18-04-30 22:23

  本文選題:幼兒 + 信任判斷。 參考:《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4年04期


【摘要】:本研究通過兩個實驗探討了262名3~5歲幼兒基于面孔的信任判斷能力及其年齡間差異。結果發(fā)現(xiàn):(1)實驗1中,當陌生面孔單張呈現(xiàn)時,3歲幼兒還不能正確地區(qū)分被成人評價為可信和不可信的面孔,而4、5歲幼兒已經(jīng)能夠基于面孔特征做出與成人基本一致的信任判斷;(2)實驗2中,當配對呈現(xiàn)可信vs.不可信兩張面孔時,3~5歲幼兒都能夠在日常交往情境中依據(jù)陌生交往者的面孔特征做出與成人基本一致的信任判斷,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信任判斷準確率逐步提高。這些結果表明幼兒從3歲開始已經(jīng)能夠基于面孔做出信任判斷,隨著年齡的增長,信任判斷能力逐步發(fā)展。
[Abstract]:In this study,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acial trust judgment ability of 262 children aged 3 to 5 years old and their age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experiment 1, when a stranger face was presented on a single sheet, a 3-year-old child could not correctly distinguish between a trusted face and an untrustworthy one as an adult. In experiment 2, 4- and 5-year-olds have been able to make trust judgment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adults based on facial features. When two faces are not trusted, children aged 5 years old can make the same trust judgment as adults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faces of strangers in daily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and the accuracy of trust judgment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age.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children can make trust judgment based on face from the age of 3 years, and the ability of trust judgment develop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作者單位】: 浙江理工大學心理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170996) 浙江理工大學科研啟動基金(1013802-Y,1113833-Y) 浙江理工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YCX12036)
【分類號】:B844.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徐芬;蔡維香;馬鳳玲;吳定誠;;面孔信任評價及其與信任傾向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新民;“品足”錄[J];電影評介;1988年04期

2 張云溪;多彩的笑與藝術之哭——《張云溪談藝錄》之三[J];中國戲劇;1989年05期

3 陳育新;王丹,快樂和自信屬于你[J];早期教育(教師版);1990年03期

4 王金寶;淺談歌唱狀態(tài)的訓練[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5期

5 姬群;試談歌唱藝術中的“表演”[J];中國音樂學;1996年S1期

6 陳衍超;;《屈子魂》[J];花木盆景(盆景賞石);2003年05期

7 ;[你好!UFO]雙碟版[J];電影評介;2005年12期

8 李秀萍;;淺談舞蹈表演的技術訓練[J];大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9 ;海峰營地[J];美文(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卓瑩;;動畫中的表情[J];藝術界;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丹;;非語言交流對患者的心理影響[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次大腸肛門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敖文玲;王傳劉;何金彩;;腦卒中對面部表情認知的影響[A];2009年浙江省神經(jīng)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伏勁松;張奠成;;三維虛擬人體設計與應用[A];1996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1996年

4 林賽君;何金彩;林燕;劉文;陳立翰;黃國勝;;表情判別能力的發(fā)展特點與述情能力的相關研究[A];浙江省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成立大會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宋偉;趙侖;;面部表情、手機表情符號和對應情緒字理解機制的ERP差異[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崔雪融;王振宏;田博;;面部表情信息的上下不對稱性[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唐永榮;;人體語言與秘書實務[A];中國當代秘書群星文選[C];1999年

8 何金彩;沈春芳;;述情障礙者的面孔識別[A];2008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暨災后心理救援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吳壽鵬;;《代面》與日本戲劇之淵源[A];龜茲學研究(第二輯)[C];2007年

10 冷勁松;張博明;杜善義;;新型智能復合材料的研究及其應用[A];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保健時報實習記者 常華;小心患上“電腦臉”[N];保健時報;2006年

2 鄭世芳;真愛激情 以形寫心[N];中國藝術報;2006年

3 李隆;怎樣用好“前期與后期”構圖[N];中國攝影報;2010年

4 周玉娟;導游講解中表情語的應用技巧[N];中國旅游報;2007年

5 黑龍江總隊綏化支隊 張鳳山;巧號“思想脈”[N];人民武警;2008年

6 盤縣朝陽小學 黃英;淺談體態(tài)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N];六盤水日報;2008年

7 記者 潘治;狗狼無共同語言[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8 記者 張忠霞;有些表情純屬天生,可能來自祖先基因[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9 張文;面部表情也顯示了語言隔閡[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9年

10 陳靜;我們的情緒怎么了?[N];北京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文斌;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面部表情識別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2 徐強;場景對面部表情加工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3 鄒北驥;人臉造型與面部表情動畫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01年

4 洪濤;船體建造CAD/CAM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技術及面部表情識別技術的若干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5 左坤隆;人臉表情自動分析與識別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6 蔣長好;大中學生面部表情加工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粉蘭;大規(guī)模用戶的人臉識別門禁系統(tǒng)關鍵問題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8 何良華;人臉表情識別中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9 王國江;人機情感交互的方法與技術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07年

10 王玉潔;基于人工心理的情感建模及人工情感交互技術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朝華;沖突監(jiān)測范式下人類面部表情快速識別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李娟娟;面部表情對預搜索效應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珂;不同面部表情對注視朝向的影響[D];浙江理工大學;2011年

4 周青霞;面部表情對面孔吸引力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5 陳欣;不同效價的面部表情圖片加工差異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6 王曉嬌;面部表情仿人機器人的設計與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王蕊;4~6歲兒童面部表情識別的眼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8 楊超;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對面部表情相對識別的眼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9 楊敏;4-6歲兒童對面部表情消失的敏感度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10 馬添翼;基于面部表情特征的駕駛員疲勞狀態(tài)識別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182650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82650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896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