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動性、自我調節(jié)與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手機使用的中介作用
本文選題:沖動性 切入點:提升調節(jié) 出處:《心理與行為研究》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探討沖動性、自我調節(jié)與手機依賴間的關系,并檢驗手機使用在三者關系間的中介作用。采用BIS-11沖動性問卷、BIS/BAS自我調節(jié)測量問卷、大學生手機依賴傾向問卷和手機使用情況問卷對909名大學生進行測量,通過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對變量間關系進行檢驗。結果表明:(1)高沖動性正向影響手機依賴,自我調節(jié)負向影響手機依賴;(2)沖動性人格特質、提升調節(jié)通過手機使用中介作用對手機依賴產生影響。結論:高沖動性大學生易出現(xiàn)手機依賴行為,自我調節(jié)尤其是防御調節(jié)有利于降低手機依賴行為。
[Abstract]: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eness, self-regulation and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to examine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mobile phone use in the three relationships. The BIS-11 impulsiv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self-regulation of BIS / BAS, and BIS / BAS self-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tendency questionnaire and mobile phone us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measure 909 college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s was tested by establish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impulsivity positively affected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Self-regulation negatively affected the impulsive personality traits 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promoted the influence of regulation on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through the use of mobile phone intermediary. Conclusion: high impulsive college students are prone to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behavior. Self-regulation, especially defense regulation, helps to reduce mobile phone dependency behavior.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吉林大學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中心;
【基金】: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吉教科文合[2016]第441號) 吉林省科技廳國際合作科技發(fā)展項目(20160414035GH)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種子基金(2014ZZ025)
【分類號】:B84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靜;師家升;;沖動性理論的發(fā)展[J];沈陽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2 蔡雅琦,施俊琦,王壘;沖動性購買行為的研究綜述[J];應用心理學;2004年03期
3 王有智;羅靜;;高低拖延者的沖動性特征與延遲折扣差異研究[J];心理科學;2009年02期
4 陳超男;肖崇好;;自我監(jiān)控對沖動性的影響[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5 于麗霞;凌霄;江光榮;;自傷青少年的沖動性[J];心理學報;2013年03期
6 李悅;朱廣思;;大學生沖動性水平與手機成癮的關系研究[J];鄭州師范教育;2013年03期
7 李志飛;;體驗活動對沖動性購買行為的影響:情感反應視角[J];心理科學;2007年03期
8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張麗錦;趙靜;;沖動性對計劃冒險的影響:抑制性控制的中介作用[A];第七屆全國心理衛(wèi)生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4年
2 周艷艷;沈模衛(wèi);鄭曉潔;;延遲強化條件下不同時相海洛因戒除者的沖動性特征[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謝曉東;張衛(wèi);周雅頌;喻承甫;;金錢態(tài)度在大學生沖動性購買行為中的調節(jié)作用[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徐曉丹;鄒枝玲;;沖動性、強化敏感性與自我損耗的關系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5 王玉潔;竇凱;劉毅;;沖動性影響風險決策的實驗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方霞;梁寧建;;購衣風格和服裝品味:基于情感錯誤歸因和具身認知的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貴;超重/肥胖青少年延遲貼現(xiàn)及沖動性與進食行為的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群博;兩種黑暗三聯(lián)征測量工具的信效度檢驗及初步應用[D];鄭州大學;2015年
2 王晴;網絡成癮大學生無聊感與沖動性的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李佳佳;不同亞類限制性飲食者延遲貼現(xiàn)及沖動性與進食障礙、節(jié)食成功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陳明瑞;戒毒人員的情緒和沖動性對延遲折扣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5 劉小磊;大學生歸因方式、孤獨感及沖動性對手機依賴傾向的影響研究[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6年
6 陳超男;自我監(jiān)控與沖動性的相關及實驗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4年
7 龐雪;吸煙者的香煙渴求感與沖動性行為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8 羅靜;高低拖延者的沖動性特征與延遲折扣差異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魏小璐;行為沖動性與沖動對克制進食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劉娜;基于心境視角的沖動性購買的整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388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638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