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16種人格因素差異的Meta分析
本文關鍵詞: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16種人格因素差異的Meta分析 出處:《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6年2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16種人格因素是否存在差異及其影響因素。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對2004-2013年間的13篇入組研究文獻(均采用16PF量表)共14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1)獨生大學生在樂群性、敢為性、敏感性、幻想性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獨生子女,平均效果量分別為d=0.10(P0.001),d=0.11(P0.05),d=0.09(P0.05),d=0.12(P0.001);失效安全系數(shù)Nfs0.05分別為48、17、36、10。(2)在多層線性模型中,恃強性、獨立性受被試年級的影響(β1=-0.097,-0.097;均P0.05);興奮性受發(fā)表刊物質量的影響(β1=0.095;P0.05);懷疑性受被試來源地(β1=0.075,P0.05)和量表版本(β1=0.097,P0.05)的影響。結論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在樂群性、敢為性、敏感性、幻想性4種人格因素方面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恃強性、獨立性與被試年級相關,興奮性與發(fā)表刊物質量相關,懷疑性與被試來源地和量表版本相關。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16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between only and non-only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Meta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13 articles of study in the period 2004-2013 (. All the 14 groups of data were analyzed by 16PF scale. Results 1) the only students were in the group of music. The scores of daring, sensitivity and fantas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only children, and the average effect was 0.10g / P 0.001D ~ (0.11) / P ~ (0.05)). DX 0.09 (P0.05P0.05) 0.12m P0.001C; The failure safety factor (Nfs0.05) was 48 / 1717 / 36 / 10 / 2 respectively) in the multilevel linear model, the reliability and independence were affected by the grade (尾 _ 1 / -0.097). -0.097; P0.05; The excitability was affected by the quality of published publications (尾 1 0. 095; P0.05; Suspected sex was affected by the origin of the subjects (尾 1 / 0.075 / P 0.05) and the version of the scale (尾 1 / 0.097 / P 0.05). Conclus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and fantasy among the four personality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strength, independence and grade, excitability wa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publication, suspicion to the origin of the subjects and the version of the scale.
【作者單位】: 貴陽中醫(yī)學院醫(yī)學人文學院心理學教研室;
【基金】:2014年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規(guī)劃研究項目,編號:14GH066
【分類號】:B848
【正文快照】: 近年來,研究者們采用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簡稱16PF)對獨生與非獨生大學生人格差異進行了較多的研究,認為二者在人格特征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但具體是在哪些人格特征上存在差異,其結果又不盡一致。為此,本研究對近10年(2004-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付建中;兩所師范院校學生16種主要人格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3年04期
2 姬蕾;胡文東;文治洪;馬進;;大學生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答題時間初探[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年05期
3 許曉青;;關系員工壓力的人格因素分析[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倪曉莉;陳思路;周小軍;;人格因素對大學生網絡依賴行為的影響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4期
5 林敏;劉新玲;程文忠;;一所綜合性大學處、科級干部人格因素調查分析[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6 王丹平;劉妍君;;人格因素在大學生求職行為中的作用[J];人民論壇;2012年17期
7 沈萍;;高職學生人格因素與時間分配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8 陳翠紅;;中學生人格因素與學業(yè)成績的相關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年08期
9 杜變;孫小博;史軒軒;;師范生應對方式和人格因素關系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10 趙中天;人格因素與智力發(fā)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愛昕;;越軌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人格因素比較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2 傅宏;;中國人的寬恕性情及其相關人格因素分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淑娟;張建新;;人格因素對項目表述效應的影響[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李洋;劉德全;;大學生認知風格、人格因素與游戲成癮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黃波;;100例卒中患者男女16PF分值比較[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張義;鄒韶紅;佟鈣玉;莫煊;木尼熱;胡曼娜;;群體性暴力事件后駐疆維穩(wěn)警察的心理應激狀況與人格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仉麗莎;周小帆;劉俊來;王燕;;情緒與決策的交互作用及人格因素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陳燦鋼;;杭州市長河高中宏志班與普通班學生16PF測驗對比淺析[A];第二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班蘭美;李彩娜;;大學生依戀、自尊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張?zhí)?;大學生戀愛寬恕問卷的編制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有中介的調節(jié)作用[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王遷 黃娟;“公開權”對我國相關案件的借鑒價值[N];中國攝影報;2006年
2 趙世俊;如何看待家長的期望與學生的壓力[N];常州日報;2006年
3 馮薇;性格婚檢到底檢出了什么?[N];科技日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王璐;孕婦情緒也需調養(yǎng)[N];保健時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志偉;卡特爾人格因素問卷(中文智評版)的修訂及檢驗[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徐世軍;運動員社會化人格因素的理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馬姍妮;職業(yè)生涯早期階段人格因素與職業(yè)生涯阻隔的相關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4 張冰;司法警校學員人格因素、主觀應激與應對方式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康延海;蘭州市中學生網絡成癮與人格因素調查分析[D];蘭州大學;2007年
6 蘇琳;高校輔導員勝任力與人格因素的相關性研究[D];華僑大學;2014年
7 胡敏;人格因素與說謊、識謊行為關系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于志剛;卡氏十六種人格因素中國軍人常模的修訂[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6年
9 李洋;大學生游戲成癮者的認知風格和人格因素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10 楊通宇;貴州省高校學生人格因素與創(chuàng)新精神調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4232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42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