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犯罪者對負性情緒信息注意偏向的ERP研究
本文關鍵詞:暴力犯罪者對負性情緒信息注意偏向的ERP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暴力犯罪者 負性情緒信息 注意偏向 Npc ERP
【摘要】:采用2(組別:暴力組和非暴力組)×3(目標刺激類型:中性面孔、憤怒面孔和高興面孔)的混合實驗設計,探討了暴力犯罪者對負性情緒刺激的注意偏向特點。行為數(shù)據(jù)顯示,相比非暴力組,暴力組對憤怒面孔的反應要顯著快于高興面孔,初步驗證了暴力犯罪者對負性情緒信息的敏感性。采用jackknife對潛伏期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暴力組對憤怒面孔的N2pc潛伏期要顯著早于高興面孔,而非暴力組對憤怒面孔和高興面孔的N2pc潛伏期差異不顯著,說明暴力犯罪者對憤怒面孔的警覺早于高興面孔,進一步說明暴力犯對負性情緒信息更為敏感。但波幅分析表明暴力犯對憤怒面孔的N2pc波幅并沒有大于高興面孔的N2pc波幅,即暴力犯對負性情緒信息只存在早期的警覺,之后并沒有對負性情緒信息投入更多的注意資源。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美國密蘇里大學圣路易斯分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網(wǎng)絡成癮大學生的自我疏離感和網(wǎng)絡疏離感與自尊的關系模型及其腦機制研究(11XJC190003)的資助
【分類號】:B842
【正文快照】: 1引言暴力犯罪是危害極大的惡性社會問題。暴力犯罪的關鍵是實施暴力行為的犯罪分子。以前對暴力犯這一高攻擊性人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人格特征上(Andersen,Sestoft,Lillebaek,Mortensen,Kramp,1999;de RuiterGreeven,2000)。近幾年,很多研究開始著重探討認知因素對暴力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欣;;心理疾患如何走向暴力犯罪[J];中國社會導刊;2007年12期
2 韋耀東;梁艷華;曹聰;黃秀;盧婷;郝耀欣;;大學生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預防[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7年06期
3 韓自力,溫盛霖,陶炯,張晉碚,關念紅;男性少年犯罪的個性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1年02期
4 郭俊偉;楊德蘭;楊艷;張皚頻;曾憲祥;;青年暴力罪犯人格與家庭環(huán)境、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5 李艷華;凌文輇;;Baumeister等關于自尊水平與暴力行為之間關系的理論[J];社會心理科學;2004年05期
6 冒曉文;劉均喜;;男性暴力行為的腦灰質(zhì)結(jié)構(gòu)磁共振研究[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5期
7 肖利軍;劉旭峰;苗丹民;;青少年暴力犯罪傾向性綜合評判模型的初步建立[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3期
8 ;極端心理引發(fā)的暴力慘劇[J];科學大觀園;2009年09期
9 邵陽;謝斌;喬屹;黃樂萍;;男性暴力型違法犯罪青少年的憤怒情緒特征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照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年04期
10 扣艷;影響情緒的環(huán)境因素[J];科技信息;199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立敏;馬斌芳;汪雅敏;平紅姣;楊根究;;在押人員中精神病人的回顧性研究[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2 吳少敏;劉鳴;黃喜珊;司秀玉;;不同情境下人格特征和攻擊行為關系的研究述評[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辛;男人從小不容易[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2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趙晨濱;心理失衡要調(diào)整認知[N];健康時報;2006年
3 新華社記者 鄔煥慶 翟偉;中國,當每年有25萬人自殺……[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4 本報記者 韓明華;酒精依賴者必定心理變態(tài)[N];保健時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胡新橋 本報見習記者 余飛;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或可預防惡性案件[N];法制日報;2009年
6 王_,
本文編號:13076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30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