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評定量表的編制
本文關鍵詞:七情評定量表的編制
【摘要】:目的:根據(jù)中醫(yī)七情理論編制七情評定量表(QAS),檢驗其效度和信度,并檢驗其對中醫(yī)七情狀態(tài)的評價能力,為臨床提供中醫(yī)七情定量測量的工具。方法:在核心小組討論和中醫(yī)專家咨詢的基礎上設計調(diào)查大綱,通過預試-分析篩選-測試-項目分析修訂-再次測試等環(huán)節(jié),確定量表最終條目。選取2家醫(yī)院的醫(yī)務人員、住院患者及4個社區(qū)居民共509人施測QAS,檢驗結構效度及信度;其中前150人同時進行癥狀自評量表(SCL-90)測定(收回有效問卷148份),以評定效標效度;另外選取其中30人間隔2周進行QAS重測,以評定重測信度。結果:量表共42個條目,由7個因子組成,產(chǎn)生2個主成分,共解釋總方差的78.61%,其中主成分Ⅰ的方差解釋值為63.85%,與"憂、思、悲、恐、驚、怒"6個因子有關,主要指向陰性情緒表達;主成分Ⅱ的方差解釋值為14.76%,與"喜"因子有關,主要指向陽性情緒表達;QAS總分及怒、憂、思、悲、恐、驚6個因子得分與SCL-90總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正相關(r=0.42~0.59,均P0.01),而喜因子得分與SCL-90總分及各因子分均呈負相關(r=-0.18~-0.32,P0.05或0.01)?偭勘淼腃ronbachα系數(shù)為0.91,7個因子的α系數(shù)在0.69~0.80之間;總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96,各因子的重測系數(shù)均在0.70以上。結論:由喜怒憂思悲恐驚7個因子構成的七情評定量表,達到心理學測量標準的要求,可用于臨床七情狀態(tài)的評估。
【作者單位】: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
【基金】:浙江省中醫(yī)藥科技計劃項目(2012ZB005)
【分類號】:B841.7
【正文快照】: 情志是中醫(yī)學對情緒包括情感的特有稱謂,也是目前國際醫(yī)學、心理學界最為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喜怒憂思悲恐驚是情志的核心內(nèi)容和具體表現(xiàn),七情與疾病的關系也日益受到醫(yī)學界的高度關注[1-5]。由于問卷(量表)法與中醫(yī)問診的內(nèi)容相似,都是收集和評定被調(diào)查者的主觀感受,近年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學詩,鄭毅,吳桂英,李雪榮,單友荷,徐韜園,唐慧琴林節(jié),李保林,郭傳琴,胡珍玉,蔡小明,戴秀英;幼兒人格評定量表的編制及其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1年01期
2 黃悅勤,王玉鳳;感覺統(tǒng)合評定量表在3~6歲兒童中的試測[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7年05期
3 王曉平;;考夫曼成套兒童評定量表簡介[J];心理科學進展;1986年02期
4 戴曉陽;曹亦薇;;心理評定量表的編制和修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年05期
5 王玉潔,張秀梅,常青;大學生心理問題誘因調(diào)查[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24期
6 廖鳳林,方平;大學生自我概念三種類別落差與心理健康的調(diào)查(英文)[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16期
7 李旺先;張電扇;王媛媛;王菲;;大學生英文閱讀流暢狀態(tài)量表(FSS)的編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6期
8 劉賢臣,郭傳琴,劉連啟,王愛禎,胡蕾,唐茂芹,柴福勛,趙貴芳,楊杰,孫良民;Achenbach青少年行為自評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7年04期
9 劉子龍,高北陵,袁尚賢,社會能力評定量表全國協(xié)作組;社會能力評定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年01期
10 姜秀舉!進修生,蘇林雁,羅學榮;韋里-威斯-彼得斯活動水平評定量表的初步測試[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達光;王雪芳;;福州市馬尾區(qū)農(nóng)村6.5~12歲輕度精神發(fā)育遲滯兒童能力調(diào)查[A];第七屆全國(內(nèi)地、港、澳)“兒童發(fā)育與行為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齊艷;劉曉虹;;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評定量表及常模的研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萬國斌;王為實;武麗杰;;6-12月嬰兒測試行為評定量表的初步編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兒童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曹慧;張建新;;中國人格評定量表(CPAI-2)簡式量表修訂[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盧謝峰;申繼亮;;教師職務績效評定量表的應用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強;樂國安;王進;;白血病住院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定量表的編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姚樹橋;謝家樹;;學齡期兒童適應技能評定量表的編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崔立軍;謝青;鮑勇;湯宜婷;張偉明;顧琳;;改良Loewenstein認知評定量表信度及效度研究[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康復治療學術會議主題報告、學術交流論文匯編[C];2010年
9 郝世勝;張靜靜;劉璇;王惠玲;王高華;;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評定量表(中文版)信度、效度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童輝杰;;探索與反省:中國人心理健康評定量表的編制策略[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朱海嶠;兒童心理測試可量化[N];健康報;2002年
2 李水根;離異家庭青少年問題多[N];健康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肖漢仕;中學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編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預[D];中南大學;2007年
2 劉建榕;大學生社會性發(fā)展遲滯的探索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莫華敏;健康人格詞匯評定量表的編制[D];鄭州大學;2010年
2 趙丹鳳;小學生成功發(fā)展素質(zhì)評定量表的編制[D];山西大學;2004年
3 趙龔;幼兒多元智力評定量表常模的建立和評價[D];山西大學;2008年
4 黃盈;大、中學生生活應激評定量表的編制[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5 張艷卿;童年創(chuàng)傷經(jīng)歷評定量表的編制[D];山東大學;2006年
6 許明;大學生心理應激事件評定量表編制及相關分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7 舒幼娥;對Cramer的防御機制評定量表(DMM)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8 唐浪;學生學校適應評定量表的修訂[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9 陳雪霞;羅夏墨跡測驗在心理健康評估中的有效性[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10 徐杰;幼兒社會技能量表家長版的初步修訂和使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041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0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