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心理學最新發(fā)展——英國學派心理治療觀解析
本文關鍵詞:存在主義心理學最新發(fā)展——英國學派心理治療觀解析
更多相關文章: 存在心理學 英國學派 心理治療 現(xiàn)象學 斯普萊利 德意珍
【摘要】:存在主義心理學的英國學派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末,截至今日發(fā)展成存在心理學陣營中最富生命力的一極。該學派扎根于心理治療和咨詢等臨床領域,秉承激進的存在主義關系化視角,恪守現(xiàn)象學方法論原則。胡塞爾、海德格爾、薩特等哲學家,R.D.萊因等心理學家對該學派的形成和發(fā)展有著直接的影響,而該學派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歐內(nèi)斯特·斯普萊利和埃米·范·德意珍則分別基于自己的臨床實踐,發(fā)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存在心理治療觀。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分類號】:B84-066
【正文快照】: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存在心理學都沒有被視為一個心理學“流派”,它沒有弗洛伊德或羅杰斯這樣的理論大廈奠基,更沒有一個致力于將假設證明或證偽的研究“模型”。而存在心理學的母體——存在主義哲學,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有著極強的內(nèi)部張力甚至是爭斗。例如海德格爾從來都不認同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惟善;;《琉璃宮史》中的佛舍利[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2 張鵬飛;;中華儒道佛文化對國民人格涵養(yǎng)的審美觀照[J];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鄧紹秋;;湖南禪宗生態(tài)美學思想的文化基因——兼論湖南禪宗對湖湘文化的影響[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年06期
4 龔山平;業(yè)報輪回思想的倫理意義[J];法音;1999年12期
5 黃志強;;論佛教對大學生命教育的啟迪[J];黑龍江史志;2010年23期
6 劉思言;;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文化元素功能分析[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7 丁雪艷;;閑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幾多時——中晚唐悼亡詩管窺[J];名作欣賞;2011年14期
8 鄧紹秋;論禪宗的生態(tài)美學智慧[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9 周曉光;;淺談佛法與科學[J];黑河學刊;2013年02期
10 王晨光;;大乘體系與性相不二淺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S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稂荻;無盡的現(xiàn)象圓融[D];吉林大學;2011年
2 藺熙民;隋唐時期儒釋道的沖突與融合[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賁利;現(xiàn)代中國佛教倫理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4 李廣良;太虛唯識學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王秀林;晚唐五代詩僧群體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6 俞曉紅;佛教與唐五代白話小說[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7 趙曉峰;禪與清代皇家園林——兼論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禪學淵涵[D];天津大學;2003年
8 崔小敬;寒山及其詩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9 張春香;章太炎倫理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10 戴建平;魏晉自然觀研究[D];南京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志英;寒山寺慈悲思想研究[D];蘇州科技學院;2011年
2 肖瞻;生與死[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3 楊晶晶;佛教與謝靈運的山水觀[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菡;曹溪禪思想源流略要[D];河南大學;2004年
5 李雪松;譚嗣同與梁啟超佛學思想之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4年
6 焦自軍;牟宗三道德形上學研究[D];湘潭大學;2004年
7 賁利;承接與超越[D];黑龍江大學;2005年
8 樊旭琴;生活禪理念及其當代實踐[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9 馬海燕;鼓山禪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紅青;生死之間[D];復旦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宋鷗;;跨學科研究的深入互動——“歷史學與國際關系學:英國學派的啟示”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03期
2 巴里·布贊;顏震;;英國學派與世界歷史研究[J];史學集刊;2009年01期
3 周桂銀;歷史學家與情報研究——情報史英國學派的傳統(tǒng)與變遷[J];世界歷史;1997年05期
4 張小明;;解釋中國崛起的英國學派及其分析框架[J];文化縱橫;2013年05期
5 理查德·利特爾,劉德斌;世界歷史、英國學派與國際關系理論[J];史學集刊;2005年04期
6 章前明;;試論格勞秀斯主義與英國學派的關系[J];史學月刊;2008年07期
7 王文奇;;民族主義與國際社會:英國學派的啟示與反思[J];史學集刊;2012年06期
8 韓愛勇;;文化與國際社會的擴展——英國學派文化中心主義的反思[J];國際政治研究;2011年04期
9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探求“英國學派”及國際社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政治系 柳思思;巴瑞·布贊對英國學派的重要貢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3 宮秀川;西方誤讀中國的根源[N];學習時報;2011年
4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研究所 袁正清;規(guī)范研究應突破單向的線性路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苗紅妮;國際社會理論與英國學派的發(fā)展[D];外交學院;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黃忠;英國學派的理論與實踐[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2 陳志強;巴里·布贊英國學派結(jié)構(gòu)理論評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6年
3 陳洪橋;論英國學派方法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商聰;國際關系理論中的英國學派與國際社會學說[D];外交學院;2002年
5 桑修成;巴里·布贊的國際體系理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6 李偉強;建構(gòu)主義的理論融合及其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924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9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