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兒童漢字正字法意識的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17-11-14 01:33
本文關鍵詞:4~7歲兒童漢字正字法意識的發(fā)展
【摘要】:本研究采用兩項實驗考察學齡前兒童正字法意識的發(fā)展情況。實驗1選取146名4~7歲兒童被試,要求其在計算機上完成詞匯判斷任務,刺激材料分為部件錯誤非字,部件位置錯誤非字,假字和真字。結果顯示:大班在兩項非字條件上的正確率均顯著高于假字,而小班各條件差異均不顯著;中班在部件位置錯誤非字上的正確率顯著高于假字。表明學齡前兒童的正字法意識已經(jīng)開始逐漸發(fā)展,且部件位置意識比部件意識容易獲得。實驗2采用Tobii T120型眼動儀,記錄24名大班兒童在詞匯判斷(同實驗1)過程中對刺激項目關注的眼動行為,從實時加工的過程探討學齡前兒童正字法意識的發(fā)展。結果顯示:兒童對部件錯誤非字/部件位置錯誤非字的目標部件的晚期關注程度顯著高于假字,有力地證明:學齡前大班兒童已經(jīng)具有部件和部件位置的意識。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天津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文閱讀基本信息單元的眼動研究”(10BYY029)
【分類號】:B842.5
【正文快照】: 1前言傳統(tǒng)閱讀準備理論(reading readiness)將0~6歲的學前階段稱作“為讀寫做準備的時期”,認為等待兒童生理和心理各方面成熟之后,接受正式的讀寫教育,讀寫能力才有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然而與此相反,讀寫萌發(fā)理論(emergent literacy)則強調(diào)幼兒在正式的讀寫教育之前,讀寫能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聃齡;漢語信息加工及其認知神經(jīng)機制的研究——20年研究工作的回顧[J];當代語言學;2004年04期
2 劉鳴;漢字認知與形象思維[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3 李虹;彭虹;舒華;;漢語兒童正字法意識的萌芽與發(fā)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年01期
4 李燕芳,董奇;兒童早期讀寫能力發(fā)展的環(huán)境影響因素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3期
5 李娟,傅小蘭,林仲賢;學齡兒童漢語正字法意識發(fā)展的研究[J];心理學報;2000年02期
6 周新林,曾捷英;漢字早期字形加工中的部件數(shù)效應[J];心理學報;2003年04期
7 梁志q,
本文編號:11833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8330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