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雙語者對英語長距離主謂一致性結構加工的不敏感性
本文關鍵詞:漢-英雙語者對英語長距離主謂一致性結構加工的不敏感性
【摘要】:采用事件相關電位技術,考察熟練度較高的晚期漢-英雙語者對英語長距離主謂一致性結構加工的敏感性。實驗材料采用簡單并列肯定句,句法違反的句子中,主謂一致性的錯誤出現在句子第二個動詞處。實驗結果顯示,盡管被試的句法判斷成績良好,但在句子句法違反處沒有引發(fā)反映句法自動化加工的左半球前部負波(LAN),也沒有產生P600效應。研究結果表明,熟練度較高的晚期漢-英雙語者,難以實時、自動化地加工長距離條件下英語主謂一致性的信息。研究結果支持了淺層結構假說的觀點。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
【關鍵詞】: 第二語言 主謂一致性 句法加工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BYY03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基金 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NECT-11-0028) 應用實驗心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項目的資助
【分類號】:B842.5
【正文快照】: 1問題提出晚期第二語言(L2)學習者如何實時(on-line)地加工句子,他們能否像母語者一樣加工句法,這些問題逐漸成為L2領域研究的焦點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一方面對于探討L2的學習是否具有敏感期的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另一方面對于探討L2學習者如何加工第二語言具有重要的現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寶國;高怡文;;工作記憶容量的限制對第二語言語法加工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年01期
2 常欣;張國禮;王沛;;中國二語學習者英語句子加工的心理機制初探:以主動句為例[J];心理學報;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琳;;晚期第二語言學習者主謂一致語法加工的研究述評[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2 孫曉紅;;工作記憶對二語詞匯學習的啟示[J];長沙通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3 王麗;李維青;焦江麗;劉茜;;熟練雙語、單語者的工作記憶容量與閱讀理解的關系研究[J];考試周刊;2012年68期
4 馬拯;;二語習得視域下的工作記憶研究綜述:從理論架構到實證研究[J];當代外語研究;2012年11期
5 程增源;;二語習得視域下工作記憶對英語寫作的影響及其教學啟示的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9期
6 張輝;;二語學習者句法加工的ERP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7 王軍;;英語附著偏好影響性因素分析——以“N1 of N2+RC”結構為例[J];山東外語教學;2013年05期
8 陳宏俊;彭曉霜;趙艷麗;;雙語者隱喻加工腦機制的ERP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3年04期
9 徐浩;;中、日、德、西英語學習者母語、二語視聽工作記憶廣度差異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年04期
10 火敬;王琦;;工作記憶成分參與漢英雙語者書面輸出的實證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常欣;中國大學生英語句子加工的認知神經機制初探[D];吉林大學;2011年
2 張素敏;輸入加工法的初始和遷移效應[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3 燕浩;晚期熟練漢英雙語學習者語法特征加工的神經特異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甜;熟練度和語言相似性對中英雙語者第二語言句法加工影響的ERP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孟賢紅;外語閱讀理解中的抑制效率與工作記憶容量的關系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3 李恒;圖式激活對英語聽力理解中工作記憶作用的實證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4 唐潔凌;初探年齡因素對以英語為外語的中國學生英語句法處理的影響:ERPs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5 楊洋;漢語本族語者和德語本族語者加工漢語被字句的認知神經模式對比—一項ERP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王芳;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與言語工作記憶容量、閱讀理解的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7 李亞丹;競爭與情緒對頓悟的原型啟發(fā)效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3年
8 曾凡敏;初中英語學習困難學生的工作記憶特點[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9 周曦;句法提示詞對句子理解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10 王效廣;東南亞留學生漢語學習工作記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井世潔;句法歧義解決研究的新進展——歧義解決的限制—滿足模型[J];心理科學;2001年04期
2 劉燕妮,舒華;ERP與語言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3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琳娜;;淺析英語的國別變體[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年01期
2 譚旭倫;論雙語語言能力[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5期
3 徐強;曹帥;;第二語言習得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4 吳丹;;跨文化語言交際失敗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SENTENCES OF UNITE 1~3[J];中學課程輔導(九年級);2007年07期
6 ;英語[J];Reading and Composition(Junior High)(English);2008年10期
7 殷艷陽;試從第二語言的習得規(guī)律看英語教學改革[J];職教通訊;2001年07期
8 王文宇;;雙語兒童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實證研究回顧[J];外語研究;2010年03期
9 賈月芳;陳寶國;;雙語跨語言的句法啟動[J];心理科學進展;2009年01期
10 McWhorter;何小玲;;英語地位不可憾動[J];大學英語;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燕萍;何婷;郭桃梅;;中—英雙語者用英語命名圖片的一致性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曹公衛(wèi);;如何指導學生學好英語[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八——追尋的旋律[C];2003年
3 池艷秋;;提高職高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教學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4 田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報告[A];走進新教育: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五”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成果集[C];2006年
5 張霞;;用英語教英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6 邢娣鳳;姜波;;“畫、唱、演”——構建英語藝術教學的新模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7 李榮寶;;語音知覺同化與雙語兒童語音意識發(fā)展[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8 王琛;;簡析英語模糊語言的語用價值[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徐彩麗;;PEP 3 英語Unit 3 My friends第一課時教學設計[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一屆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孫聰穎;郭凱;陶沙;;漢、英工作記憶關系的驗證性因素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鄧曉洪;年齡雖大 照樣學習ABC[N];成都日報;2008年
2 何剛強;英語“教書匠”何以斷層?[N];文匯報;2003年
3 河南省商水二高 范慧蒲;怎樣使學生學好英語[N];學知報;2011年
4 柳堅;輕松英語網上行[N];電腦報;2004年
5 李嘉全;英語強勢與漢語落寞是誰的悲哀?[N];貴州政協(xié)報;2005年
6 周小月;王書志:農民們的英語老師[N];黑龍江日報;2004年
7 臨夏市職教中心 益得華;英語教學探究[N];甘肅日報;2009年
8 王凡;單語教育難以適應國際化,日本興起英語熱[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9 張知松;高位嫁接,讓山區(qū)教師駛上高速路[N];福建日報;2009年
10 周晉瑜;時代的呼喚 教育的需求[N];中國教育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閏榮;漢—英雙語者中英文詞匯加工的ERP對比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2 徐知媛;中國英語學習者隱喻理解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3 丁國盛;中英雙語者詞匯表征與加工的腦機制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1年
4 曾麗;苗族學生在三語習得中元語言意識的發(fā)展[D];西南大學;2010年
5 鄭超;IP外名詞性結構及其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初始重組[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2年
6 高敬;兩種英語教育模式下的幼兒英語pro-drop參數建立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劉文宇;漢英雙語者數字、漢語數詞加工及語言選擇的機制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8 李紅;語義提。夯诘诙Z言詞匯能力角度的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4年
9 康寧;基于語料庫的中、英、美網站英語旅游文本中的評價語言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10 王湘云;英語作為外語磨蝕模式與原因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甜;熟練度和語言相似性對中英雙語者第二語言句法加工影響的ERP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丁思佳;母語習得的方式在第二語言學習中的意義和作用[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馮晨晨;英語歧義詞歧義消解過程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4 王星星;雙語者第二語言產生中的語音效應[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5 張金香;雙語表征及雙語切換的腦機制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李文婷;影響漢語ESL兒童英語閱讀能力的認知因素[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郭靜;經濟對當今英語和法語國際地位的影響[D];外交學院;2006年
8 朱秀全;中國學生的英語自我概念與英語課堂焦慮的關系[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4年
9 張憶萍;漢語對中國學生英語分詞作狀語習得的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10 李晶晶;英語學術書評中態(tài)度意義的評價性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271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102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