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關于中國釣魚島早期報道初探(1969—1979)
發(fā)布時間:2021-10-28 10:53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國《紐約時報》首次集中報道中日釣魚島爭端,其報道主題主要涉及:日本覬覦并侵犯中國釣魚島主權權益、美國政府的釣魚島政策、中國政府及海外華人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活動、1978年"釣魚島事件"等。早期《紐約時報》涉釣報道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觀性,但依然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tài)偏見,這種偏見源于美日同盟框架下的冷戰(zhàn)思維!都~約時報》涉釣輿論立場與美國同時期釣魚島政策是相一致的,很難做到真正的客觀公正,這一特征一直延續(xù)至今。
【文章來源】:歷史教學問題. 2020,(02)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紐約時報》關于中國釣魚島早期報道的基本概況
二、《紐約時報》關于中國釣魚島早期報道的歷史文本分析
(一)日本覬覦并侵犯中國釣魚島主權權益
(二)美國政府關于釣魚島的政策
(三)中國政府及海外華人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活動
(四)1978年中日“釣魚島事件”
三、《紐約時報》關于中國釣魚島早期報道的特征分析
(一)報道具有一定的客觀性
(二)報道具有“選擇性”歧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釣魚島事件”的影響[J]. 楊伯江. 東亞評論. 2018(01)
[2]1981-2010年《紐約時報》關于釣魚島問題的論調變化分析——從“民族主義”到“中國威脅論”[J]. 李松蕾.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4(09)
[3]西方主流媒體的話語方式與價值偏見——以《紐約時報》對中日釣魚島爭端的報道為例[J]. 湯志偉,王宇明. 理論與改革. 2013(03)
[4]美國主流媒體視野中的中日領土爭端問題研究——以《紐約時報》(1980~2010年)為例[J]. 馬洪喜. 當代亞太. 2012(03)
[5]關于中日釣魚島爭端中“美國因素”的歷史考察[J]. 郭永虎.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5(04)
本文編號:3462716
【文章來源】:歷史教學問題. 2020,(02)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紐約時報》關于中國釣魚島早期報道的基本概況
二、《紐約時報》關于中國釣魚島早期報道的歷史文本分析
(一)日本覬覦并侵犯中國釣魚島主權權益
(二)美國政府關于釣魚島的政策
(三)中國政府及海外華人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活動
(四)1978年中日“釣魚島事件”
三、《紐約時報》關于中國釣魚島早期報道的特征分析
(一)報道具有一定的客觀性
(二)報道具有“選擇性”歧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釣魚島事件”的影響[J]. 楊伯江. 東亞評論. 2018(01)
[2]1981-2010年《紐約時報》關于釣魚島問題的論調變化分析——從“民族主義”到“中國威脅論”[J]. 李松蕾.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4(09)
[3]西方主流媒體的話語方式與價值偏見——以《紐約時報》對中日釣魚島爭端的報道為例[J]. 湯志偉,王宇明. 理論與改革. 2013(03)
[4]美國主流媒體視野中的中日領土爭端問題研究——以《紐約時報》(1980~2010年)為例[J]. 馬洪喜. 當代亞太. 2012(03)
[5]關于中日釣魚島爭端中“美國因素”的歷史考察[J]. 郭永虎.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5(04)
本文編號:34627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4627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