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的理想國 ——西塞羅《論共和國》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1-09-16 23:41
西塞羅是古羅馬重要的政治思想家與法學家,理解西塞羅有助于理解羅馬共和國的政治體系與法律觀念。《論共和國》作為西塞羅表達政治與法律思想的關鍵文本,在西塞羅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為了厘清西塞羅的政治思想,本文力圖從現(xiàn)存的《論共和國》殘篇入手,結合西塞羅的其它文本以及相關的希臘作家文本,對《論共和國》的歷史背景、寫作意圖、情景設計與理論創(chuàng)新等幾個方面進行闡釋。在這一闡釋過程中,筆者認為西塞羅的寫作與羅馬共和制度走向衰亡這一特定的歷史背景相關。羅馬共和制度在羅馬完成對外擴張后出現(xiàn)了制度性危機,西塞羅自身深刻感受到了這一危機并在此背景下進行其文本寫作。其寫作意圖在于運用其哲學與修辭學才能,在闡述最好政體的過程中對羅馬貴族青年進行政治教育,消除國家分裂的危機。為此,他首先在文本中首先表達了政治相對于哲學的優(yōu)先性。在對話情節(jié)上將這一對話體文本的時間、場景與人物進行了相應設定,隨后在這一背景下對最好國家與最好政體的問題展開討論。在討論中他以傳統(tǒng)羅馬為例,分析了羅馬的混合政體制度,宣揚羅馬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政體。在羅馬政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最好公民”與城邦政治之間的相互關系。在西塞羅的文本設置之外,本文...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西塞羅的年代與歷史背景
(一) 對羅馬歷史的回顧與理解
(二) 西塞羅的歷史背景
二、《論共和國》文本及其背景
(一) 西塞羅的文本與希臘政治哲學關系
(二) 文本人物與論證方式選擇
(三) 場景與結構安排
三、對政體問題的分析:波利比烏斯與西塞羅
(一) 《論共和國》政體模仿與討論的羅馬身份
(二) 西塞羅與波利比烏斯
(三) 西塞羅對羅馬歷史的寫作意圖
四、政體與法律之間:最好政治家與政治技藝
(一) 最好政治家的品格與意義
(二) 作為政治技藝的法律與正義
五、西庇阿之夢的雙重含義
(一) 對政治生活的意義
(二) 政治與自然:對政體循環(huán)的理解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西塞羅理性主義自然法思想[J]. 齊延平. 法學論壇. 2005(01)
[2]論西塞羅的理性法治觀[J]. 汪太賢.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1(04)
博士論文
[1]西塞羅修辭性政治哲學研究[D]. 余友輝.浙江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97510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西塞羅的年代與歷史背景
(一) 對羅馬歷史的回顧與理解
(二) 西塞羅的歷史背景
二、《論共和國》文本及其背景
(一) 西塞羅的文本與希臘政治哲學關系
(二) 文本人物與論證方式選擇
(三) 場景與結構安排
三、對政體問題的分析:波利比烏斯與西塞羅
(一) 《論共和國》政體模仿與討論的羅馬身份
(二) 西塞羅與波利比烏斯
(三) 西塞羅對羅馬歷史的寫作意圖
四、政體與法律之間:最好政治家與政治技藝
(一) 最好政治家的品格與意義
(二) 作為政治技藝的法律與正義
五、西庇阿之夢的雙重含義
(一) 對政治生活的意義
(二) 政治與自然:對政體循環(huán)的理解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西塞羅理性主義自然法思想[J]. 齊延平. 法學論壇. 2005(01)
[2]論西塞羅的理性法治觀[J]. 汪太賢.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1(04)
博士論文
[1]西塞羅修辭性政治哲學研究[D]. 余友輝.浙江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975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3975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