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的復調價值及其實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1-08-04 14:44
布羅代爾認為,理想的歷史應該是多聲部的,F(xiàn)代意義上的口述史的出現(xiàn)使基于文獻書寫的歷史的單聲部特征顯露無遺?谑鍪凡辉偈乾F(xiàn)代社會"沉默的大多數(shù)"發(fā)出的聲音。以口頭陳述為基礎的口述史的敘事和以文獻為基礎的歷史的書寫都同樣是有關歷史事實的觀念的反映。各具獨立旋律的敘事與書寫理應建立起和諧的關系而形成復調歷史。這種復調歷史并非杜贊奇基于話語分析方法,以解構民族國家單線敘事為目的的復線歷史?谑鍪放c歷史二者之間互補互益的差異使反思性知識與批判性知識可以對過去的歷史進行檢討并對歷史事實進行更為深刻的理解。借鑒歷史研究方法及濫觴于研究無文字民族的民族志方法是解決口述史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的重要路徑。
【文章來源】: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19(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不再“沉默的大多數(shù)”
二、歷史敘事的多種可能
三、書寫事象的選擇性及切近事實的真實性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復數(shù)位:獨龍族“開昌瓦”節(jié)日研究及方法論啟示[J]. 馬翀煒,覃麗贏.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3)
[2]作為敞開多元生活世界方法的民族志[J]. 馬翀煒. 思想戰(zhàn)線. 2014(06)
[3]關于口述史的五個問題[J]. 岳慶平. 中國高校社會科學. 2013(05)
[4]民族國家敘事與復線歷史之爭——杜贊奇《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xiàn)代史研究》解讀[J]. 鐘瑞華,趙旭峰. 黑龍江民族叢刊. 2013(02)
[5]歷史敘述與書寫的“可表述性”——以四川涼山民主改革歷史的話語特征為例[J]. 楊正文.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8(03)
[6]杜贊奇中國民族主義研究中復線歷史范式的內涵[J]. 韋磊. 貴州民族研究. 2006(06)
[7]口述歷史:國家圖書館關注的新領域[J]. 王天紅. 圖書與情報. 2006(05)
[8]當代中國口述史的發(fā)展及其文化身份[J]. 秦漢. 中國圖書評論. 2006(05)
[9]方興未艾的中國口述歷史研究[J]. 左玉河. 中國圖書評論. 2006(05)
[10]文學口述史的理論、方法與實踐初探[J]. 王堯. 江海學刊. 2005(04)
本文編號:3321885
【文章來源】: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19(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不再“沉默的大多數(shù)”
二、歷史敘事的多種可能
三、書寫事象的選擇性及切近事實的真實性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復數(shù)位:獨龍族“開昌瓦”節(jié)日研究及方法論啟示[J]. 馬翀煒,覃麗贏.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3)
[2]作為敞開多元生活世界方法的民族志[J]. 馬翀煒. 思想戰(zhàn)線. 2014(06)
[3]關于口述史的五個問題[J]. 岳慶平. 中國高校社會科學. 2013(05)
[4]民族國家敘事與復線歷史之爭——杜贊奇《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xiàn)代史研究》解讀[J]. 鐘瑞華,趙旭峰. 黑龍江民族叢刊. 2013(02)
[5]歷史敘述與書寫的“可表述性”——以四川涼山民主改革歷史的話語特征為例[J]. 楊正文.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8(03)
[6]杜贊奇中國民族主義研究中復線歷史范式的內涵[J]. 韋磊. 貴州民族研究. 2006(06)
[7]口述歷史:國家圖書館關注的新領域[J]. 王天紅. 圖書與情報. 2006(05)
[8]當代中國口述史的發(fā)展及其文化身份[J]. 秦漢. 中國圖書評論. 2006(05)
[9]方興未艾的中國口述歷史研究[J]. 左玉河. 中國圖書評論. 2006(05)
[10]文學口述史的理論、方法與實踐初探[J]. 王堯. 江海學刊. 2005(04)
本文編號:33218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3218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