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句麗研究史綜述
發(fā)布時間:2020-11-07 15:08
高句麗是起源于中國東北地區(qū)的古代民族,于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7世紀期間,作為一個國家存在于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與中國、朝鮮、韓國、日本的古代政權和國家發(fā)生了許多聯(lián)系,成為東北亞地區(qū)頗具影響的古代國家。 日本學界對中國及中國東北地區(qū),一直有濃厚興趣。日本學者高句麗史研究從好太王碑發(fā)現(xiàn)開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研究內(nèi)容涉及高句麗歷史、地理、考古、文獻等諸多方面,從多角度多視野對高句麗各專題進行了研究和總結。了解這些成果,掌握日本高句麗史研究的學術脈絡,對中國學界的高句麗研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本論文以時間為縱軸,重點介紹自好太王碑發(fā)現(xiàn)至今的日本學者有關高句麗史研究的論著及論文,對每個時期的研究成果做出初步的概括和總結,并分不同時期和專題,分章節(jié)進行論述。力圖為國內(nèi)有意了解日本高句麗史學界動態(tài)的學者及愛好者提供便徑。 論文的前言部分論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問題。 第一章為高句麗史研究的開端——好太王碑研究。分“1945年之前的好太王碑研究史”和“1945年之后的好太王碑研究史”兩部分梳理了一百多年來的好太王碑研究史,評述重要著作。 第二章為高句麗歷史與文化研究。高句麗歷史研究方面分為高句麗建國神話、文獻記載、高句麗名稱考幾個方面進行綜述。高句麗文化研究方面分為高句麗原始宗教信仰與佛教相關研究,高句麗語音與語言研究兩部分。 第三章為高句麗政治軍事與外交研究。包括高句麗與中原隋唐關系、高句麗與渤海關系、小高句麗國研究、高句麗與古代朝鮮半島關系、高句麗與古代日本和“倭”的關系等研究著作內(nèi)容。 第四章為高句麗遺址遺跡研究。包括考古調查與發(fā)掘報告、古城遺址研究、高句麗王陵古墓研究、高句麗壁畫研究、高句麗出土文物研究。
【學位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K312.3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要旨
目錄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義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
一、 高句麗史研究的開端——好太王碑研究
(一) 1945 年之前的研究活動及成果
(二) 1945 年后日本好太王碑研究成果
二、 高句麗歷史與文化研究
(一) 高句麗建國神話、文獻、名稱考
(二) 高句麗宗教信仰研究
(三) 高句麗語音與語言研究
三、 高句麗政治軍事與外交研究
(一) 高句麗與中原、隋唐關系
(二) 高句麗與渤海關系
(三) 小高句麗國研究
(四) 高句麗與朝鮮半島關系研究
(五) 高句麗與日本和“倭”的關系
四、 高句麗遺址遺跡研究
(一) 高句麗古城遺址研究
(二) 高句麗王陵古墓研究
(三) 高句麗壁畫研究
(四) 高句麗出土文物研究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74110
【學位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K312.3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要旨
目錄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義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
一、 高句麗史研究的開端——好太王碑研究
(一) 1945 年之前的研究活動及成果
(二) 1945 年后日本好太王碑研究成果
二、 高句麗歷史與文化研究
(一) 高句麗建國神話、文獻、名稱考
(二) 高句麗宗教信仰研究
(三) 高句麗語音與語言研究
三、 高句麗政治軍事與外交研究
(一) 高句麗與中原、隋唐關系
(二) 高句麗與渤海關系
(三) 小高句麗國研究
(四) 高句麗與朝鮮半島關系研究
(五) 高句麗與日本和“倭”的關系
四、 高句麗遺址遺跡研究
(一) 高句麗古城遺址研究
(二) 高句麗王陵古墓研究
(三) 高句麗壁畫研究
(四) 高句麗出土文物研究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文健;;南北朝時期朝貢關系對高句麗的影響[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鄭春穎;;長川一號壁畫中所見高句麗服飾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3 耿鐵華;高句麗壁畫中的社會經(jīng)濟[J];北方文物;1986年03期
4 耿鐵華;集安五盔墳五號墓藻井壁畫新解[J];北方文物;1993年03期
5 耿鐵華;王莽征高句麗兵伐胡史料與高句麗王系問題——兼評《朱蒙之死新探》[J];北方文物;2005年02期
6 高福順;;《高麗記》所記高句麗中央官位研究[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7 劉矩;;高句麗三權并存制研究[J];北方文物;2009年01期
8 劉子敏;;高句麗大武神王研究[J];北方文物;2009年02期
9 苗威;;《三國史記》的歷史影響探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劉子敏;;高句麗琉璃王研究[J];博物館研究;2008年02期
本文編號:28741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8741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