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駐天津領事(1885-1888)波多野承五郎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2-01 06:24
【摘要】: 波多野承五郎(1858—1929),生于幕末一個家道中落的武士家庭,少年時代求學于福澤諭吉創(chuàng)辦的慶應義塾,畢業(yè)后積極投身自由民權運動,1882年朝鮮“壬午軍亂”發(fā)生后,發(fā)表社論鼓吹日本應執(zhí)行強硬的對外擴張政策,1884年進入外務省,1885年至1888年三年間擔任日本駐天津領事,成為伊藤博文與李鴻章訂中日《天津條約》后日本對華執(zhí)行新外交政策的在華重要代理人之一,并在其任內積極搜集有關中國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各方面情報。 本文除緒論和結語外,一共分成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為二個方面:一是簡單介紹了波多野承五郎的家世和童年;二是敘述了其少年時代在慶應義塾的求學經(jīng)歷。 第二部分,主要分為二個方面:一是敘述了其在自由民權運動風潮下參與的種種社會活動;二是以其在《時事新報》社任職期間發(fā)表的一篇鼓吹對華強硬的社論為著眼點,揭示其由民權論向國權論的轉向。 第三部分,主要分為二個方面:一是敘述其由新聞業(yè)轉入外交界,成為國權論的實踐者,并分析導致這一變化的幾點主要原因;二是敘述其被任命為駐天津領事,并特別考察了這一期間領事待遇發(fā)生的變化。 第四部分,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敘述其前往天津赴任的經(jīng)過及抵達天津不久后的主要活動和所見所聞;二是以其前任原敬為例介紹了天津領事的日常工作,并分析天津領事在晚清中日外交史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三是用一小節(jié)的篇幅,對這一時期日本對華政策的調整,即在朝鮮問題上由先前的積極與中國對抗到謀求中日共同保護朝鮮,再到采取不干涉主義和觀望的態(tài)度進行簡單介紹,以此作為第五部分的鋪墊。 第五部分,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敘述其如何進行對北洋海軍購艦情報的搜集工作;二是通過具體的幾個交涉事例勾勒出一位晚清日本在華領事的“成長”軌跡:其在上任不久后與吳大o、李鸿贞戻行的官懼兝兴湾中立问题的交蓩,
本文編號:2568282
本文編號:25682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682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