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20世紀初“赫爾之家”組織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712.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允康;試論社會控制手段的多樣性和綜合性[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2 章輝美,謝娟;從“無為而治”看老子的社會控制思想[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3 王行靳;;淺論技術悖論的社會控制[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莫代山;;歷史時期土家族地區(qū)土司的社會控制[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吳孟顯;;清代農村市場中的民眾沖突——基于檔案資料的分析[J];中國農史;2009年01期
6 王龍;;辯證法視野下科學技術的社會控制[J];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7 鄭日強;;儒法結合下中國古代社會通過家族的社會控制[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12期
8 張冠梓;近代瑤族社會控制研究[J];廣西民族研究;1994年02期
9 蒲琨,郭敏,辛怡;城鎮(zhèn)化進程中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陳慶德;;文化生產(chǎn)的雙重控制[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春梅;;佤族傳統(tǒng)社會的社會控制[A];中國佤族“司崗里”與傳統(tǒng)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邱林川;;信息“社會”:理論、現(xiàn)實、模式、反思[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諧社會與可選擇的現(xiàn)代性:新媒體與社會發(fā)展”新聞傳播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劉俊;;清朝對新疆的社會控制舉措——從權力的視域進行解讀[A];當代法學論壇(二0一一年第三輯)[C];2011年
4 康均心;;我國社會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犯罪與犯罪控制[A];犯罪學論叢(第一卷)[C];2003年
5 姜蘭昱;;犯罪學中的社會控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6 汪向陽;;西部大開發(fā)中的技術選擇與社會控制[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7 劉衛(wèi);朱文;;水利樞紐移民區(qū)水土保持研究[A];水土保持監(jiān)督管理論文選編[C];2003年
8 郭敏;;土地——農村社會穩(wěn)定的中心問題[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4年“社會工作、社會學與構建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王志紅;;社會控制與犯罪[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周路;;現(xiàn)代化與犯罪——社會控制中介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楊霞;堅持不懈地加快移民區(qū)建設和發(fā)展[N];廣元日報;2006年
2 記者 時明霞;同心縣有土安置八萬移民[N];寧夏日報;2010年
3 ;多杰才讓赴夏藏灘指導移民安置工作[N];黃南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喬建萍 實習生 田鑫;三十年從山區(qū)到川區(qū)[N];銀川晚報;2011年
5 記者 任小昌;奮力加快移民區(qū)建設發(fā)展步伐[N];廣元日報;2005年
6 博智 韓虎 袁吉平;孩子有學上看病不再難[N];酒泉日報;2009年
7 中共隆德縣委書記 李鴻儒;確保搬得出穩(wěn)得住能致富[N];寧夏日報;2011年
8 馬西婭·法昆多;美國南部移民區(qū)——被人遺忘的世界[N];國防時報;2010年
9 靳誼萍;州婦聯(lián)對移民區(qū)婦女群眾進行技能培訓[N];果洛報;2006年
10 博智邋袁吉平;解百姓心中難事[N];酒泉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麗麗;社會轉型與媒介的社會控制[D];復旦大學;2003年
2 紀建文;知情權論[D];山東大學;2005年
3 周宗偉;“高尚”與“卑賤”的距離[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沈大明;《大清律例》與清代的社會控制[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5 梁衛(wèi)東;清末鄂爾多斯基層社會控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6 譚景玉;宋代鄉(xiāng)村行政組織及其運轉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7 馮軍;刑事判決的合法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董媛媛;深度報道的當代審視[D];復旦大學;2009年
9 高益青;以文化看待發(fā)展[D];浙江大學;2011年
10 張志安;編輯部場域中的新聞生產(chǎn)[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驍虎;19世紀末20世紀初“赫爾之家”組織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張瑛;網(wǎng)絡技術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3 歐陽梅;白領女性犯罪的法社會學思考[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肖愛麗;納米技術的社會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5 侯鈺斌;注冊會計師越軌及社會控制[D];山西大學;2007年
6 張建華;背離性越軌行為的社會控制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楊春梅;轉型期的大學生犯罪與社會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8 王娟;青少年犯罪的社會控制[D];山西大學;2007年
9 張鴻;促進高新區(qū)發(fā)展的社會控制研究[D];福州大學;2002年
10 潘同;民國時期的歙縣職業(yè)工會[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506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50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