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僭政和虔敬——《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主題一解
本文選題:海洋帝國 + 僭政。 參考:《現代哲學》2014年03期
【摘要】:本文試圖以羅森(Stanly Rosen)對"金蘋果"的解釋——在銀箔之下只是更多的銀,并沒有什么金蘋果,在這里表面便是本質——為路標,通過對《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所呈現出的三個最重要、最直觀的面相——帝國、僭政和虔敬——進行細致的分析,以展現這部史著的內核以及作者的教誨之所在。修昔底德以字字血淚般的熱情,為消逝的海洋帝國鑄就了一份"不可忘卻的紀念"。而這份"不可忘卻的紀念"也激勵著后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時代的無數雅典人,不管從言辭層面,還是從行動層面,去追求那一個遠逝的"帝國殘夢"。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Roseny Stanly Rosen's explanation of "Golden Apple"-there is only more silver under the silver foil, there is no gold apple, but here the surface is the essence-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and intuitive facets presented in the History of Peloponnesian War-Empire, blasphemy, and reverence-the core of the book and the author's teachings are revealed. Thucydides made an unforgettable memory of the lost empire with a blood-tearful passion. This unforgettable memory also inspired countless Athenians in the post-Peloponnesian war to pursue the long-dead "imperial dream", both verbally and in action.
【作者單位】: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K1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林國華;海洋帝國的民主悲劇——修西底德《波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浮論[J];開放時代;2004年02期
2 塞特·博納德特,林國華;希臘、羅馬與大海上的陌生人——賀拉斯《抒情詩集》釋義[J];開放時代;2004年02期
3 魏朝勇;;伯里克勒“葬禮演說”的雅典稟性[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儲召鋒;;軟權力的思想演進——從修昔底德到約瑟夫·奈[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王旭東;;數字世界史:有關前提、范式及適用性的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3 黃蕾;;《荷馬史詩》中的英雄特質及其現代意義[J];北方論叢;2010年03期
4 陳亮;;從國都到世界城市:北京青年的發(fā)展視野和價值追求[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蔡藝;吳光遠;;古奧運會民族認同的形成——泛希臘主義與各別主義的沖突、融合[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年08期
6 李慧;王長興;;論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主義[J];長城;2011年04期
7 張慧麗;祝華;;試析完全財產權實現與對國家公共權力的制約——以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土地所有權的轉變?yōu)槔齕J];滄桑;2008年03期
8 曹春梅;;試論古典時期雅典的社會福利[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張春梅;;從陪審法庭的變革看公元前4世紀雅典民主制的發(fā)展[J];大連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10 胡yN峗;;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德性解讀[J];道德與文明;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沈開舉;程雪陽;;民主、政府信息公開與國家治理模式的變遷[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龍海;亞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吳素梅;古希臘民族形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娜;批判與追尋[D];吉林大學;2012年
5 王濤;朝向善:對亞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目的論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6 侯典芹;希臘古風古典經濟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趙希宏;黨內民主建設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8 王衛(wèi)東;美國外交中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平衡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9 邵亞樓;國際經濟制裁:歷史演進與理論探析[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10 孫存良;當代中國民主協商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官家輝;論海盜犯罪及其國際法管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海霞;論羅爾斯的程序正義理論[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磊;公元前454-前431年雅典帝國財政考述[D];西南大學;2011年
4 劉曉璐;民主政治視域中的我國公民意識的培育[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5 徐皓;大國和領袖 戰(zhàn)爭與和平[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賈嘉林;普魯塔克與修昔底德歷史敘述觀念之異同[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田婧婷;科林斯陶瓶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8 文宇;米爾斯海默的進攻性現實主義理論述評[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呂小花;阿里斯托芬的和平思想[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姚峰;立法游說的正當性分析[D];蘇州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郝彤;;公元前2世紀伯羅奔尼撒政局與羅馬對東方的政策[J];河南科技;2010年1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9938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9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