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校怪談中妖怪的形象分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03:24
【摘要】:不可思議的存在對于人類來說始終有著不可名狀的魅力。古今中外,關于妖怪的故事數不勝數,妖怪的形象也是不勝枚舉、形形色色,體現了人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在日本,近幾十年來妖怪傳說也逐漸遠離鄉(xiāng)土,向都市轉移,其中,又以學校這一公共空間為背景產生的怪談格外受到矚目。本研究即以學校怪談里的妖怪為考察對象,以闡明其形象、產生原因和存在意義為目的,展開了如下論述。首先在序論介紹了妖怪的發(fā)展及學校怪談出現的歷史文化背景。接著通過218份問卷調查得來的數據,輔之以文獻研究的結果,總結出學校怪談中最常出現的妖怪形象有:多在夜晚或黃昏出現、多在非日常空間(以洗手間或特殊教室為主)出現、以帶著怨恨死去的兒童和女性的形象居多、設定具有共通性和可行度等。之后分析了這些妖怪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四點:潛藏在學校這個空間里的非日常性因素的存在,學生內心的恐懼和不安、好奇和想象,以及學生們對日漸加大的學習壓力的反抗。在分析出學校怪談里妖怪的形象和出現原因的基礎上,從以下四方面詳細闡述了學校妖怪的存在意義。其一是反映了人們對于現實社會的不安、影射了社會現實;其二是,出于娛樂性,為了滿足人類追求刺激的心理;其三是在學校里怪談可以被學生們作為舒緩壓力、強化集體感的一種“文化裝置”;其四則是作為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和保護的方式。綜上所述,妖怪是從對人類社會和人類自身的恐懼和反抗生發(fā)出來的。但同時筆者也指出,妖怪也可以變成茶余飯后的話題、鏈接人心的紐帶,不可一味地鄙夷、否定、需要辯證看待。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131.3
本文編號:2700762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13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朱琳;;日本文化中妖怪的形象之考察[J];青年文學家;2012年17期
2 J·H·布魯范德,李揚,王玨純;舊篇新章──美國都市傳說略談[J];民俗研究;2000年04期
,本文編號:27007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700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