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保護的成都經驗
本文關鍵詞:非遺保護的成都經驗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關國家文化安全問題。這種保護形式有屬地化保護、異地型保護、創(chuàng)新性保護、整體型保護。作為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jié)主辦地、"世界非遺之都",成都高度重視、切實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在非遺保護與傳承中,科學處理歷史與當下、文脈與承續(xù)、名錄與整理、活化與固態(tài)、轉型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積極推進非遺進校園、進社區(qū)、進協(xié)會、進企業(yè)、進家庭、進公共服務、進城鎮(zhèn)建設,形成了成都獨具特色的非遺保護體系,形成了十二個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作者單位】: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新聞傳播研究所;
【分類號】:G127
【正文快照】: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放在堅守民族文化之根這個角度來理解。在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的過程中,我們許許多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面臨滅絕的危險。特別是西方文化強勢進入,文化帝國主義大踏步的侵略,在這種狀態(tài)之下,怎樣守住民族文化?怎樣確認民族身份?如果一個民族的身份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奔;;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安全問題[J];思想戰(zhàn)線;2006年01期
2 徐紹剛;淺談當代中國的文化安全問題[J];新視野;2002年04期
3 王治愛;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問題[J];理論學刊;2002年03期
4 占志剛;;試論入世后我國的文化安全問題[J];資料通訊;2002年09期
5 劉寬亮,岳澎;關于文化安全問題的學理探索[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6 姜秀敏,林紅霞,吳舒屏;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的文化安全問題解析[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7 靳利華;冷戰(zhàn)結束后文化安全問題緣何突起[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8 張云箏;論中國文化安全問題的主要矛盾[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9 葉建輝;;關于我國文化安全問題的辯證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10 馬鐵信;;對當代中國的文化安全問題研究[J];甘肅科技縱橫;200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素云;肖聰;;全球化進程中蘇聯(lián)在文化安全問題上的教訓與啟示[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前沿和熱點問題”學術研討會暨2007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楊闖;;論全球化進程中的文化安全問題[A];文化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思考——第七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劉琴;;以文化全球化來透視中國的文化安全問題[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強 張森林;經濟全球化與國家文化安全問題的凸顯[N];吉林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沈洪波;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詹衛(wèi)武;當前我國網絡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山東輕工業(yè)學院;2011年
2 楊勇飛;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網絡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雪瑩;當前我國網絡文化安全問題與網絡治理策略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6年
4 張國彪;意識形態(tài)視域下我國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關振國;論我國文化安全問題及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曉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國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7 顧良艷;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8 李樺;當前我國網絡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3年
9 張淑玉;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3年
10 徐秋濤;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933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9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