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澳大利亞華僑華人的公共外交
發(fā)布時間:2024-12-02 22:52
新冠肺炎疫情下,澳大利亞社會對中國的歪曲報道屢見不鮮,部分人士將疫情政治化、陰謀化,華僑華人面臨艱難處境。基于自身與中國、澳大利亞三方共同命運的考慮,澳大利亞華僑華人主動開展公共外交:反對種族歧視,消弭澳大利亞社會對中國及華僑華人的負面印象;開展慈善捐贈、分享防疫抗疫經(jīng)驗,塑造中國及華僑華人的正面形象。但由于澳大利亞社會的"恐華"心理、中澳文化差異以及華僑華人參與公共外交的意識不足、媒體資源單一等主客觀因素,澳大利亞華僑華人的公共外交效果存在局限性。澳大利亞華僑華人要提高公共外交意識,克服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因時制宜地開展公共外交,突破地理疆界的有形邊界與族裔-文化的無形邊界。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公共外交的緣起
(一)澳大利亞社會對中國的污名化
(二)澳大利亞華僑華人的艱難處境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公共外交的具體方式
(一)反對種族歧視
(二)開展慈善捐贈
(三)分享防疫抗疫經(jīng)驗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公共外交的制約因素
(一)澳大利亞社會的“恐華”心理
(二)中澳文化差異
(三)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參與公共外交的意識不足
(四)媒體資源單一
四、結語
本文編號:4014038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公共外交的緣起
(一)澳大利亞社會對中國的污名化
(二)澳大利亞華僑華人的艱難處境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公共外交的具體方式
(一)反對種族歧視
(二)開展慈善捐贈
(三)分享防疫抗疫經(jīng)驗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公共外交的制約因素
(一)澳大利亞社會的“恐華”心理
(二)中澳文化差異
(三)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參與公共外交的意識不足
(四)媒體資源單一
四、結語
本文編號:40140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4014038.html
上一篇:中國參與聯(lián)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國際法基礎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