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外交論文 >

莫迪政府“東向行動政策”析論

發(fā)布時間:2018-11-02 16:02
【摘要】:"東向行動政策"是印度莫迪政府尋求適從亞太地區(qū)與全球形勢變遷和遵循其國內發(fā)展與對外政策邏輯的結果,標志著印度亞太戰(zhàn)略將出現冷戰(zhàn)后的第二次調整。"東向行動政策"的出臺由印度在地區(qū)的經濟、政治與戰(zhàn)略考量決定,其落實與推進勢必會給地區(qū)帶來顯著的經濟、政治與戰(zhàn)略影響。鑒于中印在地區(qū)對彼此角色認知的"不對稱",莫迪政府的"東向行動政策"對中國周邊環(huán)境及兩國的關系或將產生顯著的挑戰(zhàn)。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zhàn),中國在客觀審視印度對華政策與把握兩國關系主流的同時,還應從中印關系具有全球戰(zhàn)略影響的高度出發(fā),尋求和印度在對話與合作中消解雙邊關系中的挑戰(zhàn),進而在地區(qū)、全球事務中凸顯兩國關系的戰(zhàn)略意義和全球影響價值。
[Abstract]:The "eastward Action Policy" is the result of India's Modi government seeking to adapt itself to the chang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e global situation and following the logic of its domestic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policy, and marks the second adjustment of India's Asia-Pacific strategy after the Cold War. " The East-Oriented Action Policy is determined by India'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in the regio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is bound to bring significant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impact to the region. Given the "asymmetrical" perception of each other's roles in the region, Modi's "eastward Action Policy" may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China'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order to meet the possible challenges, while objectively examining India's policy towards China and grasping the mainstream of bilateral relations, China should also proceed from the height of the global strategic impact of Sino-Indian relations. Seeking to resolve the challenges in bilateral relations with India in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thereby highlighting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global impact value of bilateral relations in regional and global affairs.
【作者單位】: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南海問題主張的國際傳播戰(zhàn)略與國際話語權體系研究”(14ZDB164) 廣西民族大學人才引進項目“新時期印度‘東向政策'及其對南海局勢的影響”(2014MDQD010) 廣西科學實驗中心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一般項目“國際海洋秩序變遷下的南!當嗬m(xù)線'研究”(KT20140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83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趙干城;;印度“東向”政策的發(fā)展及意義[J];當代亞太;2007年08期

2 張貴洪;邱昌情;;印度“東向”政策的新思考[J];國際問題研究;2012年04期

3 葛紅亮;;印度在南海問題中的角色探討[J];南亞研究季刊;2012年01期

4 趙干城;;中印關系:新型大國關系的潛質與衍生[J];南亞研究;2014年02期

5 葛紅亮;;南中國海地區(qū)安全形勢研究[J];太平洋學報;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歷榮;;印度“東進”南中國海:方式及影響[J];東南亞南亞研究;2010年03期

2 孫曉玲;;印度—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緣起、現狀及影響[J];東南亞研究;2010年03期

3 王光厚;;美國與東亞峰會[J];國際論壇;2011年06期

4 梁穎;;領域拓展與高地占領:中國-東盟關系研究的新進展[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5 邵建平;;中緬關系及其障礙因素探析[J];東南亞之窗;2013年03期

6 王志民;;西南周邊地緣態(tài)勢與“南方絲綢之路”新戰(zhàn)略[J];東北亞論壇;2014年01期

7 郭詩穎;;邁向東南亞——“東向政策”下的印度-東盟合作機制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4年03期

8 葛紅亮;鞠海龍;;“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構想下南海問題的前景展望[J];東北亞論壇;2014年04期

9 陳建山;;冷戰(zhàn)后印緬關系好轉的主要動因[J];東南亞研究;2014年03期

10 石志宏;馮梁;;印度洋地區(qū)安全態(tài)勢與印度洋海軍論壇[J];國際安全研究;2014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阮金之;冷戰(zhàn)后中緬印三邊關系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2 師學偉;21世紀初印度亞太戰(zhàn)略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3 代澤華;尼赫魯時期印度聯合國外交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4 陳建山;冷戰(zhàn)后。ǘ龋┚掙P系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亞雄;地緣政治視角下的中印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江濤;印度“東向政策”:緣由、現狀與前景[D];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2008年

3 欒育惠;冷戰(zhàn)后東盟與印度戰(zhàn)略合作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葛紅亮;冷戰(zhàn)后美國的印度洋戰(zhàn)略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5 稅毅強;冷戰(zhàn)后印度對東南亞政策探析[D];外交學院;2012年

6 陳相秒;冷戰(zhàn)后中印貿易相互依賴對雙邊關系的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7 趙樹行;印度“東向政策”二十年—回顧與展望[D];山東大學;2012年

8 常青青;印度的區(qū)域經濟一體化戰(zhàn)略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9 修方;解決南海爭端的國際法思考[D];吉林大學;2013年

10 楊昆;冷戰(zhàn)后印度海洋政策分析[D];鄭州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鞠海龍;;美國奧巴馬政府南海政策研究[J];當代亞太;2011年03期

2 孫曉玲;;印度—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緣起、現狀及影響[J];東南亞研究;2010年03期

3 鄧應文;;試論越南將南海問題國際化之舉措——兼論其與越南海洋經濟戰(zhàn)略的關系[J];東南亞研究;2010年06期

4 趙洪;;試論印度與東盟關系[J];國際問題研究;2006年03期

5 張瑤華;;日本在中國南海問題上扮演的角色[J];國際問題研究;2011年03期

6 張力;冷戰(zhàn)后印度周邊環(huán)境中的東南亞因素[J];南亞研究季刊;1995年04期

7 鄭澤民;;印度:大踏步“東進”[J];世界知識;2003年11期

8 李金明;;南海問題:美國從中立到高調介入[J];世界知識;2010年24期

9 馬加力;徐俊;;印度的海洋觀及其海洋戰(zhàn)略[J];亞非縱橫;2009年02期

,

本文編號:230626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30626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e77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