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為誰而作—公共史學的中國道路
發(fā)布時間:2017-09-01 10:47
本文關鍵詞:歷史為誰而作—公共史學的中國道路
更多相關文章: 公共史學 媒體史學 網(wǎng)絡史學 中國道路
【摘要】:歷史有兩個涵義:一個是存而不在的過去,一個對過去的話語建構。歷史話語的建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要符合過去的存在,但歷史話語的建構者仍有足夠的話語建構空間。由于人類社會自由的有限,統(tǒng)治階層當然地占據(jù)了較多的資源,壟斷了歷史的話語權,開始是神巫,后來是奴隸主、封建主和資本家。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更多的乃至所有人都能夠參加歷史話語的建構,這就會造成公共史學——經(jīng)過人民群眾廣泛共識達成的歷史。 中國當下的公共史學有兩個源頭,一是國外的公共史學,一是國內(nèi)提出的應用史學,它們都是歷史學發(fā)展困境下的產(chǎn)物。公共史學有兩個重要表現(xiàn)形式媒體史學和網(wǎng)絡史學,二者有力地推動了公共史學的發(fā)展。 中國的公共史學就是要中國的人民大眾而不僅是少數(shù)精英分子的充分參與,來達成普遍共識,來構建共同的歷史話語,這是可能的。為完成這一任務,就要求我們正確處理國家、資本、社會和個人的關系。最終使公共史學既能成為每個人主體性的體現(xiàn),又是社會共同譜寫的富有共生性的公共歷史話語。
【關鍵詞】:公共史學 媒體史學 網(wǎng)絡史學 中國道路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092
【目錄】:
- 內(nèi)容提要6-7
- ABSTRACT7-9
- 導論9-15
- 第一章 中國公共史學的源流15-29
- 第一節(jié) 公共史學誕生的基礎15-20
- 第二節(jié) 國外公共史學的引入與發(fā)展和本國的“應用史學”20-29
- 第二章 公共史學的兩種重要表現(xiàn)形式:媒體史學和網(wǎng)絡史學29-45
- 第一節(jié) 媒體史學——以“民國范兒”為例29-37
- 第二節(jié) 網(wǎng)絡史學37-45
- 第三章 歷史為誰而作——公共史學的中國道路45-53
- 第一節(jié) 中國公共史學的歧路45-49
- 第二節(jié) 從“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到“人人都是我們的歷史學家”49-53
- 結語53-55
- 參考文獻55-58
- 后記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蒸民;;也談基礎史學與應用史學的劃分標準——與蔣大椿同志商榷[J];安徽史學;1986年02期
2 趙軼峰;;“應用史學”的提法有待商榷[J];安徽史學;1986年04期
3 羅榮渠;當前美國歷史學的狀況和動向[J];世界歷史;1982年05期
4 韓俐彥;;歷史知識社會化與公共史學[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姜新;;20世紀美國公共史學與中國應用史學的不同命運[J];歷史教學問題;2012年01期
6 王希;;誰擁有歷史——美國公共史學的起源、發(fā)展與挑戰(zhàn)[J];歷史研究;2010年03期
7 焦?jié)櫭?王健楠;;論網(wǎng)絡史學的研究對象及方法[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姜萌;;學院派史學與公共史學[J];山東社會科學;2010年09期
9 蔣大椿;;基礎歷史學與應用歷史學[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85年01期
10 焦?jié)櫭?;網(wǎng)絡史學論綱[J];史學理論研究;2009年04期
,本文編號:7716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77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