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判斷、問題反思與走出困境——近35年來公眾歷史教育思想的演進
本文關鍵詞:價值判斷、問題反思與走出困境——近35年來公眾歷史教育思想的演進
【摘要】:近35年來,有關公眾歷史教育的認識與反思包含了價值判斷、問題反思與走出困境三個主要層次。研究者從培養(yǎng)國人、傳承文明、認識國家前途等角度衡量公眾歷史教育的價值,給歷史教育賦予了人文情懷和政治擔當。面對歷史知識傳播中史實訛誤、史觀混亂、語言媚俗、過度追逐利潤而忽視教化等問題,史學界開展了深刻的反思與批判,并形成了一些共識:第一,樹立公眾歷史教育的原則,更新傳播手段;第二,提高公眾歷史教育主體的素質,培養(yǎng)專門人才;第三,借鑒國外經驗,發(fā)展公共史學。今后,有關公眾歷史教育的批判仍是必要的;各級政府、學術機構、學術團體在公眾歷史教育中要擔負起各自的職責,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公眾歷史教育要為公眾服務,但不能拋棄歷史和教育的雙重底線;史學工作者與非史學專業(yè)出身的從業(yè)者需互相學習,取彼之長補己之短,共同推動公眾歷史教育朝著繁榮、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關鍵詞】: 公眾歷史教育 通俗歷史 公共史學
【分類號】:K092
【正文快照】: 作為一個關乎民族記憶和文明傳承的重要課題,歷史教育一直為中外史學家所關注,如2015年召開的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會議選題之一就是“記憶爭奪戰(zhàn):政治、學術和媒體之間的歷史教育”。不論是傳統(tǒng)史學的“資鑒”、“教化”功能,還是“新史學”強調的啟迪民智、培養(yǎng)愛國心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鄒義煜;試論歷史教育的素質教育功能[J];南平師專學報;2002年03期
2 錢乘旦;談談大眾歷史教育的偏失[J];歷史教學;2003年08期
3 侯桂芳;;歷史教育亟待加強[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7年04期
4 馬其鳳;;從生命生存的角度看歷史教育[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18期
5 周軍玲;;歷史教育與素質教育[J];新聞愛好者(理論版);2007年07期
6 裴懷春;;歷史教育的理性思考[J];世紀橋;2007年09期
7 鐘岱;要理直氣壯地宣傳歷史教育的重大意義[J];史學史研究;1983年01期
8 陳水德;;略述歷史教育的特殊功能[J];教育與職業(yè);1994年08期
9 王加豐;;我國歷史教育面臨的幾個深層次問題[J];歷史教學問題;2005年06期
10 趙亞夫;;歷史教育理論建設的幾個重大問題(3):我們能為學校的歷史教育辯護嗎[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6年07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鳳霞;關于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N];光明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陳建強 通訊員 張國 張劍;歷史教育如何考慮公眾口味[N];光明日報;2006年
3 北華大學 侯雁飛;大學歷史教育專業(yè)建設探索[N];光明日報;2009年
4 上海大學歷史系 劉義;大學歷史教育:教什么? 學什么?[N];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尤學工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教育:問題與啟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整理 本報記者 朱虹;歷史教育要調治兩種矛盾[N];人民日報;2011年
7 叢日云;關于歷史教育與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的思考[N];中華讀書報;2012年
8 南方周末記者 葉偉民 采訪整理;專家談“青少年寫史”:讓歷史回歸本真[N];南方周末;2011年
9 早報記者 田波瀾;“要教會學生誠實地看待歷史”[N];東方早報;2011年
10 紀連海;歷史真相與歷史教育[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鄭流愛;“平生懷抱在新民”[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關爭光;清末民初歷史教育觀念演變初探[D];揚州大學;2013年
2 熊艷;當前形勢下高師歷史教育的價值取向和定位[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何千忠;論美國社會科中歷史教育的目標及內容要素[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866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58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