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自由》與“新美國史學”
本文選題:美國史學 + 美國人。 參考:《讀書》2011年05期
【摘要】:正 埃里克·方納(Eric Foner)是中國讀者熟悉的美國歷史學家。我相信,許多讀者知曉方納是從閱讀他的《美國自由的故事》(以下簡稱《自由故事》)開始的。該書中,方納教授別開生面,將"自由"作為一種美國人的生活經(jīng)驗,放到美國歷史進程中去考察,描述了不同群體的美國人在不同歷史階段所曾擁有的美國"自由觀",揭示了"美國自由"的復雜性與多面性。這種
[Abstract]:Eric Foner is a familiar American historian to Chinese readers. I believe that many readers know that Fanner began by reading his Story of American Freedom. In the book, Professor Fanner takes "freedom" as a kind of American life experience and puts it into the course of American histor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merican "concept of freedom" that different groups of Americans ha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and reveals the complexity and multi-facets of "American freedom". This
【分類號】:K097.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東來;一個了不起的鋪路架橋者——楊生茂教授與中國美國史學科建設(shè)[J];史學月刊;2005年08期
2 王金虎;;評判當代美國史學爭議事件的是非曲直——《陷入麻煩的歷史學家:象牙塔中的剽竊、欺詐和政治》評介[J];史學理論研究;2010年01期
3 帕里什;楊宇光;;歐洲各國歷史學家對美國史的研究[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86年01期
4 周學軍;;美國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暨楊生茂教授九十華誕慶賀大會紀要[J];歷史教學;2006年12期
5 劉緒貽;趙曉悅;;和而不同——我與美國著名史學家柯特勒的交往[J];史學月刊;2011年03期
6 王希;;創(chuàng)建學術(shù),守望學術(shù)——緬懷楊生茂先生[J];美國研究;2010年02期
7 德格勒;梁任;;美國史探索[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89年04期
8 丁則民;;美國的“自由土地”與特納的邊疆學說[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03期
9 張瀾;黎剛;;史學與政治的勾連——以20世紀美國史學思潮的演進為考察對象[J];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10 黎學軍;;《那高尚的夢想:“客觀性問題”與美國歷史學界》論析[J];史學理論研究;2011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孔冠男;周杏英;;論權(quán)力距離與沖突處理方式之關(guān)系[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2 ;美國期刊簡史[A];中國期刊協(xié)會成立十周年論文集[C];2002年
3 ;諾貝爾科學獎為何再次全落美國[A];中國生理學會第22屆全國代表大會暨中國生理學會成立80周年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6年
4 鄭克強;;旅美隨筆——美國人在想什么?[A];時代與思潮(3)——中西文化交匯[C];1990年
5 雷夢水;;謝國楨先生的兩首詩[A];明史研究第2輯——紀念謝國楨先生九十誕辰專輯[C];1992年
6 吳澤霖;張雪慧;;簡論博厄斯與美國歷史學派[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7 張逵;;英語在美國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歷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汪舒明;;歷史學家視角里“9·11”后的世界——市世界史學會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03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談曉奇;鄧明言;;克雷明與家庭教育史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柳劍平;胡蘄;;美國對外經(jīng)濟制裁的合理性問題探討[A];21世紀初世界經(jīng)濟格局與中美經(jīng)貿(mào)關(guān)系:全國美國經(jīng)濟學會會長擴大會議暨“21世紀初世界經(jīng)濟格局與中美經(jīng)貿(mào)關(guān)系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銳;為財富而生的帝國[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2 沈?qū)毾?在費城感受美國歷史[N];學習時報;2005年
3 余彬;總統(tǒng)的歷史學[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4 本報記者 馬娟;美國的自由與限制:“一切皆有可能”已成過去[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5 ;奧巴馬任命變性人為官[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6 李光斗;美國新總統(tǒng)當選秘笈:品牌年輕化[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7 馬小寧;校園安全牽動美國人心[N];人民日報;2007年
8 馮郁青;“草根英雄”VS“越戰(zhàn)英雄”:誰更能打動美國人的心[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陳其玨;武建東:奧巴馬新政將令美能源體系脫胎換骨[N];上海證券報;2009年
10 ;奧巴馬再變身“科技總統(tǒng)”[N];人民郵電;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談麗;小阿瑟·施萊辛格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2 張成山;歷史與自由[D];吉林大學;2011年
3 郭九林;美國禁酒運動的歷史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4 李晶潔;丹尼爾·布爾斯廷的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高峰;威廉·詹姆斯實用主義思想的歷史成因及社會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BOUNOUA NADJAT(娜佳);是誰在中東制造混亂[D];外交學院;2007年
7 任鋼建;美國社區(qū)學院升學與就業(yè)雙重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8 伏愛華;薩特存在主義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9 高嵩;肯尼迪—約翰遜政府就業(yè)與培訓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程早霞;美國中央情報局與中國西藏(1940s-1972)[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梅新波;論20世紀西方的自由觀[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2 何帥;作為自由故事的歷史[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常瑩瑩;試論二十世紀之前的美國歷史撰述與國家認同[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羅翔;論莊子的自由觀[D];湘潭大學;2001年
5 金仲敏;青年馬克思的自由觀[D];黑龍江大學;2002年
6 郭高峰;愛默生的自由觀[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吳興華;人的自由何以可能[D];安徽師范大學;2002年
8 秦娜;追尋自由之路[D];吉林大學;2010年
9 黃云鵬;丹尼特自由觀探析[D];山西大學;2010年
10 王雪冬;認識論與本體論的統(tǒng)一:馬克思的實踐自由觀[D];黑龍江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0944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209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