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項目驅動教學的應用型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以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課程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4-04-07 03:17
普通高校的應用型改革歸根結底是課程的應用型改革。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作為一門方法性、應用性課程,與項目驅動教學模式有著高度契合性。實施"以項目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能力培養(yǎng)、服務社會為目標"的課程教學改革,能促使學生由"被動式學習"向"主動式學習"轉變,課程由教師為主體向學生為主體轉變,有助于持續(xù)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科研能力,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實現(xiàn)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目標。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問題的提出
2 項目驅動教學在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課程的實踐
2.1 理論授課與項目驅動同步進行
2.2 項目驅動教學的具體實施
2.3 多元化的課程評價機制
2.4 項目價值應用、提升與轉化
3 項目驅動教學課程改革的成效、不足與改進策略
3.1 主要成效
3.1.1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為主動
3.1.2 提高大學生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與素質
3.1.3 提升大學生的科研能力
3.2 存在的不足
3.2.1 調研項目相對局限,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
3.2.2 調研項目的升級應用占比偏低
3.2.3 難以避免項目實踐中出現(xiàn)“搭便車”的現(xiàn)象
3.3 改進策略
3.3.1 發(fā)揮實踐基地作用,實現(xiàn)產教有效對接與融合
3.3.2 促進課程調研項目成果的轉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
3.3.3 提高課程期望,減少“搭便車”行為
本文編號:3947591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問題的提出
2 項目驅動教學在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課程的實踐
2.1 理論授課與項目驅動同步進行
2.2 項目驅動教學的具體實施
2.3 多元化的課程評價機制
2.4 項目價值應用、提升與轉化
3 項目驅動教學課程改革的成效、不足與改進策略
3.1 主要成效
3.1.1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為主動
3.1.2 提高大學生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與素質
3.1.3 提升大學生的科研能力
3.2 存在的不足
3.2.1 調研項目相對局限,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
3.2.2 調研項目的升級應用占比偏低
3.2.3 難以避免項目實踐中出現(xiàn)“搭便車”的現(xiàn)象
3.3 改進策略
3.3.1 發(fā)揮實踐基地作用,實現(xiàn)產教有效對接與融合
3.3.2 促進課程調研項目成果的轉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
3.3.3 提高課程期望,減少“搭便車”行為
本文編號:39475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94759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