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團體—涂爾干社會整合思想分析
本文關鍵詞:法人團體—涂爾干社會整合思想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愛彌爾·涂爾干是19世紀西方社會學三大家之一,他所生活的社會適值工業(yè)化高峰期,整個歐洲社會分工加速深化,工業(yè)文明快速發(fā)展,職業(yè)生活成為大眾主要的社會生活方式。而與此同時,理性、科學的進步使得人類傳統(tǒng)核心價值體系遭到嚴重打擊,作為統(tǒng)攝社會成員的宗教信仰已被摧毀殆盡,迅速發(fā)展起來的商品經濟導致了人們物欲地不斷膨脹,社會失范現(xiàn)象日趨嚴重,整個社會面臨社會解體的危機。對此,涂爾干作為一名具有高度社會良知的社會學知識分子,他從實證主義角度出發(fā),在回答了社會團結是如何可能的經典闡釋基礎之上,結合有機團結社會高度的職業(yè)分工的社會現(xiàn)實,提出了以法人團體為社會組織基礎、以職業(yè)倫理以及道德個體主義為社會道德基礎的社會整合思想,試圖以此救世良方來拯救西方日益嚴重的社會失范狀態(tài),實現(xiàn)整個社會的重新整合。同時,文章也整理了學者們指出的涂爾干社會整合理論的缺陷。
【關鍵詞】:涂爾干 社會整合 法人團體 職業(yè)倫理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C912.2;C06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緒論8-15
-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義9-10
- 1.2 研究設計10-11
- 1.2.1 研究思路10
- 1.2.2 研究方法10-11
- 1.3 研究內容11
- 1.4 研究現(xiàn)狀綜述11-14
- 1.4.1 國外研究11-12
- 1.4.2 國內研究12-14
- 1.5 研究創(chuàng)新點及存在的不足14-15
- 1.5.1 研究創(chuàng)新點14
- 1.5.2 可能存在的不足14-15
- 第二章 涂爾干的社會觀15-20
- 2.1 涂爾干所處時代背景及思想淵源15-17
- 2.1.1 時代背景15-16
- 2.1.2 思想淵源16-17
- 2.2 涂爾干社會學思想的基本特征17-20
- 第三章 從機械團結到有機團結:涂爾干的社會結構論20-30
- 3.1 社會整合的類型劃分20-22
- 3.1.1 傳統(tǒng)社會的機械團結20
- 3.1.2 工業(yè)社會的有機團結20-21
- 3.1.3 社會團結的表象特征21-22
- 3.2 社會整合的結構性基礎:社會分工22-27
- 3.2.1 社會分工的原因22-23
- 3.2.2 社會分工的結果23-25
- 3.2.3 三種反常形式的社會分工25-27
- 3.3 社會整合的精神基礎——集體意識27-30
- 3.3.1 集體意識的內涵27
- 3.3.2 集體意識的式微27-28
- 3.3.3 集體意識的社會結構基礎28-29
- 3.3.4 現(xiàn)代社會同樣需要集體意識29-30
- 第四章 工業(yè)社會的現(xiàn)代性困境:社會失范的診斷30-34
- 4.1 社會失范的表現(xiàn)30-31
- 4.1.1 社會解組30
- 4.1.2個人人格解組和越軌行為的產生30-31
- 4.2 社會失范的原因31-34
- 4.2.1 集體意識的衰落31-32
- 4.2.2 個體意識的擴張32-33
- 4.2.3 反常的社會分工33-34
- 第五章 法人團體:涂爾干的社會整合論34-48
- 5.1 法人團體的社會整合觀34-37
- 5.1.1 法人團體的涵義34-35
- 5.1.2 法人團體作為社會整合的中間組織35-36
- 5.1.3 法人團體作為社會整合的利益訴求組織36
- 5.1.4 法人團體作為社會整合的道德共同體36-37
- 5.2 法人團體社會整合觀的特征分析37-40
- 5.2.1 具有組織整合的外在特征37-38
- 5.2.2 具有精神整合的內在性38-39
- 5.2.3 注重社會整合的集體性39
- 5.2.4 “法人團體”社會整合觀的不足之處39-40
- 5.3 職業(yè)倫理思想:法人團體的核心精神40-48
- 5.3.1 職業(yè)倫理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40-41
- 5.3.2 職業(yè)倫理的特征41-42
- 5.3.3 職業(yè)倫理的主要社會功能42-43
- 5.3.4 職業(yè)倫理的價值優(yōu)越性43-46
- 5.3.5 職業(yè)倫理的困境與道德個人主義的提出46-48
- 結語48-50
- 參考文獻50-5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53-54
- 致謝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辛會芳;;從涂爾干“職業(yè)群體”的社會整合觀看中國和諧社會之建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葉建勛;利益多元化下的工會權利與職責[J];工會理論與實踐.中國工運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伍進;論杜爾克姆社會學說中的系統(tǒng)思想[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4 劉少杰;社會理性化的感性制約——建構和諧社會的難題[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2期
5 邢建輝;孟慶東;;試論以人為本的職業(yè)倫理觀——兼談保護企業(yè)勞動者的合法權益[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28期
6 李英;從市場經濟透視人的生存方式[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7 趙凌云;拓展公共空間,我們缺乏何種理念[J];社會;2003年03期
8 肖瑛;;法人團體:一種“總體的社會組織”的想象 涂爾干的社會團結思想研究[J];社會;2008年02期
9 李漢林,渠敬東;制度規(guī)范行為——關于單位的研究與思考[J];社會學研究;2002年05期
10 謝立中;現(xiàn)代性的問題及處方:涂爾干主義的歷史效果[J];社會學研究;2003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王林平;集體表象與社會整合[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法人團體—涂爾干社會整合思想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26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8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