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社交時代“后真相”信息傳播主體的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1-07-12 00:17
新聞反轉(zhuǎn)、網(wǎng)絡謠言等事件頻發(fā),標志著"后真相"時代到來。本文基于后現(xiàn)代主義的視角,分析"后真相"信息傳播主體的狂歡過程,總結(jié)角色、觀眾間的傳播機制,反思"后真相"現(xiàn)象。
【文章來源】:新聞傳播. 2020,(09)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背景
二、傳播主體:角色與觀眾的狂歡
(一)主角的恐慌
(二)配角的小丑化
(三)觀眾的參演
三、傳播機制:圈群、對話與角逐
(一)圈群的“弱關(guān)系”
(二)對話的“強內(nèi)容”
(三)權(quán)力的角逐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后真相時代新聞輿論場健康度及優(yōu)化對策[J]. 鄭滿寧. 中國出版. 2018(03)
[2]“后真相”時代:話語的生成、傳播與反思——基于西方政治傳播的視角[J]. 支庭榮,羅敏. 新聞界. 2018(01)
[3]后真相時代政治傳播的理論重建和路徑重構(gòu)[J]. 史安斌,楊云康. 國際新聞界. 2017(09)
[4]后真相與政治的未來[J]. 胡泳.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7(04)
[5]特朗普執(zhí)政與中美關(guān)系走向[J]. 吳心伯. 國際問題研究. 2017(02)
[6]弱關(guān)系與強關(guān)系理論及其在信息共享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 魏春梅,盛小平. 圖書館. 2014(04)
[7]媒介技術(shù):賦權(quán)與重新賦權(quán)[J]. 王愛玲. 文化學刊. 2011(03)
本文編號:3278793
【文章來源】:新聞傳播. 2020,(09)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背景
二、傳播主體:角色與觀眾的狂歡
(一)主角的恐慌
(二)配角的小丑化
(三)觀眾的參演
三、傳播機制:圈群、對話與角逐
(一)圈群的“弱關(guān)系”
(二)對話的“強內(nèi)容”
(三)權(quán)力的角逐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后真相時代新聞輿論場健康度及優(yōu)化對策[J]. 鄭滿寧. 中國出版. 2018(03)
[2]“后真相”時代:話語的生成、傳播與反思——基于西方政治傳播的視角[J]. 支庭榮,羅敏. 新聞界. 2018(01)
[3]后真相時代政治傳播的理論重建和路徑重構(gòu)[J]. 史安斌,楊云康. 國際新聞界. 2017(09)
[4]后真相與政治的未來[J]. 胡泳.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7(04)
[5]特朗普執(zhí)政與中美關(guān)系走向[J]. 吳心伯. 國際問題研究. 2017(02)
[6]弱關(guān)系與強關(guān)系理論及其在信息共享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 魏春梅,盛小平. 圖書館. 2014(04)
[7]媒介技術(shù):賦權(quán)與重新賦權(quán)[J]. 王愛玲. 文化學刊. 2011(03)
本文編號:32787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2787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