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課題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ost social science topics are usually focused on the final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selection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lack of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tent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the nature of research. The content of the index system is not specific and clear enough.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cience subject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objective and fair, simple and feasible, etc. And a relatively complete proje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worked out.
【作者單位】: 長沙師范學?蒲刑;
【基金】:2010年湖南省科研管理工作者協(xié)會重點課題“社會科學評價體系研究”
【分類號】:C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興太,王世鑫,張克菊;科研課題立項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研究[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楊一風,范蘭英,范晨芳;軍隊醫(yī)學科研項目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02年01期
2 林海斌;;基于TOPSIS法的科研項目評價與選優(yōu)[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年07期
3 蔣寧,劉民;醫(yī)學科研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綜述[J];中華醫(y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5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毛邦燕;現(xiàn)代深部巖溶形成機理及其對越嶺隧道工程控制作用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趙醒村;軍事醫(yī)學科技發(fā)展與群體創(chuàng)新能力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yī)大學;2003年
2 侯躍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文獻計量學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3 田洪林;高校教師崗位津貼制度效益分析及級別評定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4 文建群;人才流動狀況調查指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5 周磊;印染廠整合管理體系(IMS)的現(xiàn)代設備管理方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馬強,陳建新;同行評議方法在科學基金項目管理績效評估中的應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04期
2 陳永鴻;陳海濤;;層次分析法在項目委托管理績效評價中的應用[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5期
3 顧海兵;國家社科基金:應由資助項目轉為獎勵成果[J];學術界;2003年01期
4 汪勇;嚴紅;李林峰;;企業(yè)信息化經(jīng)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楊雪梅,林端宜;科研項目評估研究現(xiàn)狀綜述[J];中華醫(y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2年01期
6 齊松仁,,孫瑞華;應用判別分析對課題立項評估關鍵性指標的探討[J];中華醫(yī)學科研管理雜志;1996年02期
7 齊松仁,孫瑞華;科研課題的立項評估及其指標的探討研究[J];中華醫(yī)學科研管理雜志;1997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榮;論社會科學研究十大關系[J];大慶高等?茖W校學報;1994年03期
2 易然;從零開始 爭創(chuàng)一流─—《社會科學研究》出版百期紀念會紀要[J];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06期
3 拉巴平措;更新觀念 銳意進取 努力推進我區(qū)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新進展[J];西藏發(fā)展論壇;1998年02期
4 楊世文;從制度上保證社會科學研究出精品[J];中國高等教育;2001年12期
5 ;不斷增強社會科學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和時代感——“關注理論前沿問題,繁榮社會科學研究”座談會紀要[J];理論學刊;2003年03期
6 紀蘇;;編者的話[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7 段少軍;夏漢卿;;社會科學的繁榮促進了二汽的興旺發(fā)達[J];湖北社會科學;1988年08期
8 段渝;突破與悖反[J];社會科學研究;1989年02期
9 甘德榮;運用網(wǎng)絡信息技術,廣泛開展社會科學研究工作[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10 顧曉鳴;社會科學研究在于通觀[J];河北學刊;198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運用社會化手段 整合社會科學資源 繁榮發(fā)展我省社會科學事業(yè)[A];全國社科聯(lián)第八次學會工作會議材料匯編[C];2004年
2 毛小波;;科學與作為科學載體的社會科學團隊——對社會科學團隊創(chuàng)新的一點思考[A];創(chuàng)建品牌社團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穆赤·云登嘉措;;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研究[A];社會科學研究及管理工作經(jīng)驗文集[C];1991年
4 顧愛華;;中國社會科學類社團的內涵、特征與功能[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李光英;;繁榮社會科學 促進遵義發(fā)展[A];全國社聯(lián)第七次學會工作會議經(jīng)驗交流材料匯編[C];2002年
6 顧愛華;;中國社會科學類社團的內涵、特征與功能[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7 ;立足改革創(chuàng)新 構建科學機制 不斷增強社科聯(lián)工作的動力和活力[A];全國部分。ㄊ、區(qū))社科聯(lián)創(chuàng)新工作經(jīng)驗交流材料匯編[C];2008年
8 四川省社科聯(lián)課題組;;四川省社會科學類學會發(fā)展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建議[A];全國社聯(lián)第七次學會工作會議經(jīng)驗交流材料匯編[C];2002年
9 ;后記[A];畢節(jié)地區(qū)第五屆社科評獎獲獎成果選[C];2006年
10 顧愛華;;第三章 中國社會科學類社團的內涵、特征與功能[A];中國社會科學類社團科學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海波;關于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若干基本問題[N];光明日報;2010年
2 記者望遠;我市2010年度社會科學研究招標課題正式立項[N];營口日報;2010年
3 河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zhí)筆 王新明 劉書越 楊春娟;社會科學研究要關注民生[N];光明日報;2011年
4 陳東輝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黨建與政治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避不開價值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劉杉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美國社會科學研究重視學科性的研究綜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奚潔人(作者系上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教授);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超越和融合[N];文匯報;2001年
7 記者 王早霞;省第六次社科優(yōu)秀成果開評[N];山西日報;2009年
8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賀雪峰;社會科學研究應進入中國經(jīng)驗[N];社會科學報;2009年
9 首席記者 栗明;全市社會科學工作會議召開[N];鞍山日報 ;2009年
10 記者 王早霞;基礎研究有創(chuàng)新應用研究有突破[N];山西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金武剛;當前我國社會科學研究的定量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倩;高校社會科學成果評價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875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18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