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對當代知識女性性心理的影響
本文選題:知識女性 切入點: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 出處:《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摘要】:性與人類的繁衍、種族的延續(xù)、文化的傳遞息息相關。性作為一種生理、心理、社會現(xiàn)象,不僅伴隨著每個人的終生發(fā)展,也貫穿于人類社會進步和文化發(fā)展的全過程。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華夏文明的特殊歷史環(huán)境下,形成了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性文化在歷史演進過程中的不斷變化對性心理的發(fā)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而性心理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性心理發(fā)展特點,其發(fā)展受到生物因素、個體心理、社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雖然社會進步、經濟發(fā)展,性文化、性心理也成為近幾年來學者研究的熱點,但是人們對性文化及性心理的認識還遠遠不夠,性文化對性心理影響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甚少,這就為本研究提供了廣泛的研究空間。 本研究采取隨機取樣的方式,在遼寧省、山東省、河北省、內蒙古、北京市選取1100名不同年齡、不同學歷、不同職業(yè)、不同民族的知識女性進行調查。在對部分被試進行訪談、開放式問卷作答以及對傳統(tǒng)性文化史脈梳理的基礎上,編制《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問卷》,并修訂張楠《女大學生性心理結構問卷》,形成《知識女性性心理問卷》,對700名知識女性進行正式施測,分析知識女性對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的認知情況及其性心理的發(fā)展特點,并對兩者的關系進行研究,最終根據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研究結果表明:(1)自編《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問卷》,通過探索性因素分析,確定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問卷的結構為:傳統(tǒng)性知識、傳統(tǒng)性教育、傳統(tǒng)性觀念、傳統(tǒng)性習俗;(2)目前知識女性對于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的認知程度處于中等偏下水平;(3)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在年齡、民族以及婚姻狀態(tài)三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4)修訂《知識女性性心理問卷》,問卷結構為:性欲望、性調控、性認知、性責任;(5)目前知識女性性心理的發(fā)展水平一般;(6)知識女性性心理在年齡、學歷、婚姻狀態(tài)三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7)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與知識女性性心理之間存在相關;(8)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對當代知識女性性心理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
[Abstract]:Sex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production of human beings, the continuation of race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e. Sex, as a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phenomenon, is not only accompanied by the lifelong development of everyone. It also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 the long history of five thousand years in China, under the special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it has formed a rich connot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various forms. The constant changes in sexual culture in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have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xual psychology, and sexual psych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fe. The development of sexual psychology is influenced by biological factors, individual psychology, social factors, etc., although social progress, economic development, sex culture, etc. Sexual psychology has also become a hot topic for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bu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sex culture and sexual psychology is far from enough,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sex culture on sexual psychology is even less, which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space for this study. In this study, 1100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different degrees, different occupations were selected in Liaoning, Shandong, Hebei, Inner Mongolia and Beijing by random sampling. On the basis of interviews with some of the subjects, answers to open questionnaires and comb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history, The questionnair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as compiled, and Zhang Nan's questionnaire on sexu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as revised to form the questionnaire of sexual Psychology of intellectual Women, which was formally tested on 700 women with knowled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gnitive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wome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sexual psychology, and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questionnaire is: traditional knowledge, traditional education, traditional concept, traditional knowledg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concept, through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2) at present, intellectual women's cogn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t an intermediate level. (3)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t an ag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ationality and marital status. (4) revis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on sexual Psychology of intellectual Women. The structure of the questionnaire is as follows: sexual desire, sexual regulation, sexual cognition. (5) at present,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 female sexual psychology is generally no less than 6%) the intellectual female sexual psychology is at the age, the education level,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ree aspects of marital status. (7)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ntellectual female sexual psychology. (8)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certain predictive effect on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 female sexual psychology.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C913.6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青;;食人間煙火的大學知識女性——評阿袁小說[J];德州學院學報;2011年S1期
2 楊銀權;;清代知識女性的知識養(yǎng)成及特點[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劉文菊;翁葉娜;;論現(xiàn)代潮汕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 張錦智;;多元化背景下知識女性面臨的價值困境及其出路[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9期
5 嚴璐璐;;遲子建作品中的女性成長故事[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王淑妍;;夢的解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年07期
7 池子華;龐向南;;中國知識女性角色的近代轉型——以呂碧城為例[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張思琦;;論冷清秋的冷命運[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09期
9 ;梁慧博士美容信箱[J];黃金時代;2005年09期
10 許圣道;許圣義;;五花八門的就業(yè)歧視[J];涉世之初;2007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小敏;許雁雁;高俊;;年青知識女性擇業(yè)就業(yè)及職業(yè)發(fā)展研究——以廣州為例[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性別視野下的中國道路和社會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祝平燕;;知識女性發(fā)展的社會性別思考——對湖北高校知識女性專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A];中南六省性學會第一次學術年會暨湖北省性學會第二屆第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李淑貞;;試論當代中國知識女性的事業(yè)與愛情[A];海峽兩岸道德發(fā)展論[C];2008年
4 李英治;;師恩難忘——恭賀李敏華先生九十大壽[A];固體力學進展及應用——慶賀李敏華院士90華誕文集[C];2007年
5 樓麗華;沃興德;周玲;顧錫冬;;現(xiàn)代婦女生活狀況調查[A];第十一屆全國中醫(yī)及中西醫(yī)結合乳腺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王婷;;中國當代知識女性在工作期待中是否存在性別刻板印象——中西婦女運動發(fā)展之比較[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7 王宇;;“改造+戀愛”敘事模式的文化權力意涵——“十七年”小說的一種象征結構分析[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8 林星;;福州女性與近代社會變遷[A];閩都文化研究——“閩都文化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3年
9 聶會會;許艷華;;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發(fā)展歷程中女性參與的特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3)——中國性別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10 李興紅;;論公共圖書館女性館員的自我發(fā)展[A];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山東省檔案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山東省檔案學會第六次檔案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郭靜 通訊員 穗婦宣;64%中老年知識女性感覺生活幸福[N];廣東科技報;2008年
2 記者 王粲 通訊員 闞月華;提高自身素質塑造知識女性新形象[N];濟寧日報;2009年
3 閆廣芬 南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吳艷茹 天津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聚焦知識女性:職業(yè)發(fā)展前景與困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記者 金勇;北京:都市型農業(yè)“瞄準”知識女性[N];中國婦女報;2005年
5 ;知識女性:打開生活問號[N];中國婦女報;2004年
6 張仲懷;知識女性的價值取向[N];重慶日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莫蘭;關注知識女性成長 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報國[N];中國婦女報;2010年
8 黃建華;壓力大令知識女性懷孕難[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9 李寧(作者單位:北京市委黨校人口研究所);當代知識女性在促進家庭和諧中的作用[N];中國人口報;2006年
10 杜巍巍;知識女性及早預防健忘癥[N];健康時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楊躍華;知識女性的愿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2 李曉紅;民國時期上海的知識女性與大眾傳媒[D];廈門大學;2007年
3 董平;四十年代國統(tǒng)區(qū)與淪陷區(qū)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4 禹旭才;社會性別視角下的高校女教師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李彤;禮教形成中的漢代婦女生活[D];浙江大學;2005年
6 蘇瓊;“她人”場景:現(xiàn)代女性戲劇論[D];南京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立軍;中國傳統(tǒng)性文化對當代知識女性性心理的影響[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宋巍;知識女性職業(yè)選擇的障礙及其對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3 陳小香;明代的知識女性[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姜丹;知識女性對“全職太太”角色認同意向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何瑛;社會性別視角下的知識女性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夏濤;唐宋時期知識女性的文化運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7 于雅靜;城市的精神幻象[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胡佳佳;透過“娜拉”看近代知識女性的現(xiàn)實困境[D];河南大學;2012年
9 賈文秀;荊棘叢中的奇葩綻放[D];渤海大學;2012年
10 王櫟雯;上海淪陷區(qū)的女性言說[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620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66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