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選擇及其重構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1-10-15 22:01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與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化,企業(yè)拖欠勞動者工資的現象大量涌現。欠薪已然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和政府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工資對于勞動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yè)欠薪直接沖擊勞動者的收入,這使得勞資雙方矛盾日益尖銳和激化。同時,由于我國現行欠薪保障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導致近年來屢見不鮮的欠薪問題無法得以有效預防和解決。囿于公力救濟的高成本,勞動者面對欠薪時深感無力保障其合法權益,往往迫于無奈選擇極端方式維權,由此導致集體討薪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fā)生,這不僅將企業(yè)和政府推至風口浪尖,更威脅到社會的穩(wěn)定有序。因此,構建起能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預防和解決企業(yè)欠薪問題的欠薪保障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急需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筆者從四方面對我國欠薪保障法律制度作深入分析,希望能為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構建提供可供借鑒的參考依據。文章第一部分,筆者重點厘清了欠薪保障的內涵及制度構成、作用及其所包含的理論基礎。明確提出欠薪保障制度蘊含生存權、公平正義及社會連帶三大理論;隨后,筆者對我國目前預留工資保證金、欠薪應急周轉金、欠薪保障基金“三金并存”的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現實選擇及實施現狀進行了考察...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欠薪保障的內涵、制度構成與確立理念
2.1 欠薪保障的概念、制度構成及其理論基礎
2.1.1 欠薪保障的涵義、制度構成及其主要作用
2.1.2 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主要理論基礎
2.2 確立我國欠薪保障法律制度應遵循的理念和標準
3 我國當下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現實選擇:“三金并存”制的考察與反思
3.1 “三金并存”制度的實施現狀
3.1.1 預留工資保證金制度
3.1.2 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
3.1.3 欠薪保障基金制度
3.2 “三金并存”制度的比較、評析與反思
3.2.1 制度性質及規(guī)范依據比較
3.2.2 資金來源構成與費率
3.2.3 啟用條件、適用范圍、對象與標準
3.2.4 運作機制及管理機構設置
3.2.5 實施成效影響分析
3.2.6 法律責任
3.2.7 小結
4 域外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具體選擇與經驗借鑒
4.1 域外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實踐及其構建
4.1.1 代表性國家
4.1.2 我國臺灣地區(qū)
4.1.3 我國香港地區(qū)
4.2 借鑒意義
5 我國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應然選擇與構建設想
5.1 我國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應然選擇及其理由
5.2 我國“漸進式單一型”欠薪保障制度的構建路徑
5.2.1 銜接與過渡:推進政府基金為主、適度社會化的應急周轉金制度
5.2.1.1 現實必要性和可行性
5.2.1.2 過渡性的制度設想
5.2.2 目標與遠構:構建全國性單一型欠薪保障基金制度
5.2.2.1 構建全國性保障基金制度的原因和意義
5.2.2.2 全國性保障基金制度可行性分析
5.2.2.3 構建全國性保障基金制度的宗旨與原則
5.2.2.4 全國性保障基金制度的運行管理
6 結語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欠薪應急周轉金的性質、特征及立法建議[J]. 錢葉芳. 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 2017(09)
[2]完善農民工欠薪保障制度的法律對策與思考[J]. 竇玉玫. 商. 2016(14)
[3]論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的法律保護[J]. 李云峰,王偉. 法制與社會. 2016(08)
[4]欠薪保障金與工資保證金之比較與完善[J]. 黃陳辰. 中國社會保障. 2014(08)
[5]論我國欠薪保障制度及其完善[J]. 包紅光,佘俊凱. 延邊黨校學報. 2011(05)
[6]我國欠薪防治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重構[J]. 王惠. 江西社會科學. 2010(03)
[7]欠薪保障制度及其在我國的建立[J]. 邱寶華. 工友. 2007(05)
[8]構建我國欠薪保障制度的法學思考[J]. 許建宇. 中州學刊. 2006(05)
[9]國外企業(yè)欠薪保障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借鑒[J]. 張學良. 當代經濟管理. 2006(04)
[10]欠薪企業(yè)法人逃匿的現狀、原因及對策——以深圳市南山區(qū)為例[J]. 張偉建,劉維群. 改革與戰(zhàn)略. 2006(02)
碩士論文
[1]完善防范農民工欠薪機制的法律研究[D]. 王麗娟.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4
[2]欠薪保障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 周峻竹.寧波大學 2013
[3]我國工資拖欠防治法律問題研究[D]. 嚴坦.安徽大學 2012
[4]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孟宇.遼寧大學 2012
[5]企業(yè)欠薪法律規(guī)制研究[D]. 王智.華中師范大學 2011
[6]論我國工資立法的完善[D]. 陳慧華.暨南大學 2006
[7]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問題與政府對策研究[D]. 黎泳宇.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5
[8]我國企業(yè)欠薪保障體系與基金構建研究[D]. 曾志紅.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38694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欠薪保障的內涵、制度構成與確立理念
2.1 欠薪保障的概念、制度構成及其理論基礎
2.1.1 欠薪保障的涵義、制度構成及其主要作用
2.1.2 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主要理論基礎
2.2 確立我國欠薪保障法律制度應遵循的理念和標準
3 我國當下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現實選擇:“三金并存”制的考察與反思
3.1 “三金并存”制度的實施現狀
3.1.1 預留工資保證金制度
3.1.2 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
3.1.3 欠薪保障基金制度
3.2 “三金并存”制度的比較、評析與反思
3.2.1 制度性質及規(guī)范依據比較
3.2.2 資金來源構成與費率
3.2.3 啟用條件、適用范圍、對象與標準
3.2.4 運作機制及管理機構設置
3.2.5 實施成效影響分析
3.2.6 法律責任
3.2.7 小結
4 域外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具體選擇與經驗借鑒
4.1 域外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實踐及其構建
4.1.1 代表性國家
4.1.2 我國臺灣地區(qū)
4.1.3 我國香港地區(qū)
4.2 借鑒意義
5 我國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應然選擇與構建設想
5.1 我國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應然選擇及其理由
5.2 我國“漸進式單一型”欠薪保障制度的構建路徑
5.2.1 銜接與過渡:推進政府基金為主、適度社會化的應急周轉金制度
5.2.1.1 現實必要性和可行性
5.2.1.2 過渡性的制度設想
5.2.2 目標與遠構:構建全國性單一型欠薪保障基金制度
5.2.2.1 構建全國性保障基金制度的原因和意義
5.2.2.2 全國性保障基金制度可行性分析
5.2.2.3 構建全國性保障基金制度的宗旨與原則
5.2.2.4 全國性保障基金制度的運行管理
6 結語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欠薪應急周轉金的性質、特征及立法建議[J]. 錢葉芳. 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 2017(09)
[2]完善農民工欠薪保障制度的法律對策與思考[J]. 竇玉玫. 商. 2016(14)
[3]論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的法律保護[J]. 李云峰,王偉. 法制與社會. 2016(08)
[4]欠薪保障金與工資保證金之比較與完善[J]. 黃陳辰. 中國社會保障. 2014(08)
[5]論我國欠薪保障制度及其完善[J]. 包紅光,佘俊凱. 延邊黨校學報. 2011(05)
[6]我國欠薪防治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重構[J]. 王惠. 江西社會科學. 2010(03)
[7]欠薪保障制度及其在我國的建立[J]. 邱寶華. 工友. 2007(05)
[8]構建我國欠薪保障制度的法學思考[J]. 許建宇. 中州學刊. 2006(05)
[9]國外企業(yè)欠薪保障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借鑒[J]. 張學良. 當代經濟管理. 2006(04)
[10]欠薪企業(yè)法人逃匿的現狀、原因及對策——以深圳市南山區(qū)為例[J]. 張偉建,劉維群. 改革與戰(zhàn)略. 2006(02)
碩士論文
[1]完善防范農民工欠薪機制的法律研究[D]. 王麗娟.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4
[2]欠薪保障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 周峻竹.寧波大學 2013
[3]我國工資拖欠防治法律問題研究[D]. 嚴坦.安徽大學 2012
[4]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孟宇.遼寧大學 2012
[5]企業(yè)欠薪法律規(guī)制研究[D]. 王智.華中師范大學 2011
[6]論我國工資立法的完善[D]. 陳慧華.暨南大學 2006
[7]深圳市勞動報酬爭議問題與政府對策研究[D]. 黎泳宇.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5
[8]我國企業(yè)欠薪保障體系與基金構建研究[D]. 曾志紅.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386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438694.html
教材專著